要知道,沈静芝可是说了,你们家阔气得很,居然有两辆自行车,这两辆车放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骑出去溜溜,顺便载他们姐弟一程,送佛送到西,送他们姐弟到汽车站呗。
当然了,沈静芝是个很有分寸的人,她从不强人所难。
要是沈广燚夫妇嫌累,不愿意载他们姐弟一程的话,她也不强求,大不了他们姐弟辛苦点,一人一辆自行车,慢悠悠的骑回老沈家好了。
不过,事先说好了,那两辆自行车骑回去了,什么时候再骑回来,那可就不好说了。
听听,沈静芝这话说的……
沈广燚夫妇敢不亲自相送么?
即便他们夫妇心中憋屈得不要不要的,也只能笑脸相送。
就这样,一行四人,分乘两辆自行车,向汽车站进发了。
没想到的是,启程不到两分钟,他们一行人刚到家属区的大门口,就见迎面开来了一辆吉普车。
其实,县一中家属区的大门够大够气派,沈广燚夫妇完全可以不理会前面的吉普车,径直从路边骑过去。
然而,也不知夫妻俩怎么想的,居然不约而同的停下车来,恭恭敬敬的站在路边,朝那辆吉普车行注目礼。
这个年代,汽车不像后世那样随处可见,数量确实有限,但也绝不在少数。
更何况,桃源县是颇为有名的富县,这儿又是县城,乃是全县最繁华的所在,吉普车还是时常可以看到的,真谈不上是什么稀罕物。
一辆汽车而已,又不是大熊猫,有必要放下正事,驻足观看么?
对于沈广燚夫妇突然停车的举动,沈静芝很不理解,更不支持。
她看了眼手表,有些不耐烦的催促道:“这会儿距离开往东风公社的末班车发车,还有不到一个钟头的时间。你们要是不赶紧把我们姐弟送去车站,今晚我们姐弟就回不去了,只能到附近的招待所凑合一晚上,而这笔本不该产生的住宿费,我是不付的,只能由你们来付了,毕竟,这是因为你们办事不利嘛。”
此言一出,沈广燚的血压再次狂飙。
原本,他是觉得,吉普车里面坐着的八成是哪位领导,自己要是装作没看见,直接把车骑过去,未免有对领导不敬之嫌,这样影响不好。
现在,沈静芝出言威胁他,不赶紧走就要他出钱,要让他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他吓都吓死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影响不影响的,当即招呼赵丽君一声,就要跑路。
这时,那辆吉普车与他们一行人擦肩而过。
两秒钟之后,吉普车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的少年直奔他们一行人,确切的说,是直奔沈静芝而来。
“天啊,我和你到底是什么样的缘分?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居然碰见了两回!”
发出这一感慨的,就是那少年——姜宁。
姜宁这话,是对沈静芝说的。
不过,在沈静芝给出回应之前,一旁的沈兰川就没好气的插嘴道:“县城就这么丁点大的地方,别说一天之内碰上两回了,就算碰上三回、四回也不稀奇啊!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哪里就能扯到什么缘分不缘分的,你这不是在瞎扯么?”
沈兰川知道,姜宁的人品相当不错,自家堂姐能够结交这么一位朋友,绝不是坏事。
事实上,得知了姜宁的义举之后,沈兰川挺佩服他的。
但,佩服归佩服,一听到姜宁扯什么缘分,沈兰川心里就很不爽,一个没忍住,就怼了他几句。
平白无故的,就被怼了几句,姜宁也不生气,笑嘻嘻的瞄了沈兰川一眼,随即就当他不存在,又看向沈静芝,一脸兴奋的说道:“我跟你说,刚刚我去了一个好地方,那儿……”
多说多错。沈静芝事先可没有和姜宁打过招呼,生怕不明就里的他无意间说出些不该说的,引起沈广燚夫妇的怀疑,连忙挥手打断他:“打住打住!那个,姜哥哥,不好意思啊,我现在赶车,得要先走一步。咱们不是约好三天之后再见的么?有什么话,不妨到那时候再说吧!”
“啊?这样啊,那行吧,到时见!”
尽管姜宁有一肚子话想跟沈静芝说,但他也知道沈静芝家住在偏远的农村,眼瞅着天色已经不早,确实不能在此久留,只得同她道别。
打发了姜宁,沈静芝再次催促沈广燚夫妇启程。
沈广燚夫妇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失望和无奈,隐隐还有一丝绝望。
要知道,他们夫妇之前还心存一丝侥幸——沈静芝姐弟之前所说,或许是在吹牛,事实上,他们姐弟并不认得姜志荣。
然而,他们夫妇刚刚亲眼看到姜宁——也就是姜志荣的长子,与沈静芝姐弟不是一般的熟稔,那一丝侥幸彻底破灭了。
不过,骑着骑着,颇为精明的赵丽君突然发现了一个违和之处。
“阿芝,按理来说,你只是从信上知道姜校长这么个人,还没有亲自前往他家拜访过,不可能认识他,更不可能认识他儿子。可奇怪的是,你不但认识他儿子,而且还和他儿子很熟的样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果然,谎话是经不起推敲的,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掩盖,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会被戳穿。
沈静芝暗叫不妙,只得半真半假的说道:“我在县城读了一年书,在此期间,着实认识了不少人。刚刚那个姜宁,我半年前就认识了,而且我俩的交情非同一般。不过,交情好归交情好,至今为止,我还没亲自拜访过他家,也没见过他爸。”
“哦,原来如此。”赵丽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沈静芝深知,自己情急之下编出的这套说辞存在漏洞,根本经不起推敲,生怕赵丽君追问,忙将话题岔开:“四婶,这附近有卖锄头、钉耙、铁锹之类的农具的地方么?”
赵丽君先是一怔,随即如实答道:“这我不大清楚,因为我们家用不上这些东西,从来没买过,也没有留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