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官场之风流人生

关灯
护眼

第一千零六章 戚光伟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官场之风流人生!

(求一下月票,兄弟们手里有月票不要忘了扔我啊)

无论是限制沈淮在成立之后的淮海国资内部抓权,还是眼下要压制崔卫平等人借东绕城高速、南湾湖国际博览园项目建设造势进逼,组建淮海国资、启动南湾湖大学科技园建设诸事,都需要徐沛、蒋益彬等人亲自推动,也就不需要沈淮去破除最大的阻力。

沈淮在石门住了四天,赶着基金会在保定、廊坊有几个扶贫公益项目,又趁几天难得的休假,陪成怡到保定、廊坊住了两天,顺带考察那边的经济展情况。

保定、廊坊以及清河北部诸县,虽然紧挨燕京、静海两个华北展最为迅速的直辖市,却是冀省贫困县最为集中的地区,虽说处于东部沿海,展水平有些甚至要比西部最贫困的“三西”地区还要滞后。

改革开放之初,位于环京贫困带上的冀省三十二县,跟燕京、静海的远郊十五县展水平相当,但到今年,环京三十二贫困县,平均展水平仅相当于燕京、静海远郊十五县的20%,造成整个亚洲都知名的环京贫困带。

环京贫困带的成困很复杂,历史上就因为恶劣的环境、紧缺的水资源,展一直都相对落后。

改革开放以后,三省市相对独立展,要确保燕京、静海两直辖市的展需要,要保证对燕京、静海的供水跟水源质量,周遭诸县的资源开及工业农生产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兼之相邻区域间巨大的政策性差异,也促成燕京、静海对周边的冀省诸县形成更大的“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空吸效应。

石门、清河这些年来展滞后,也与此有着极大的关系。

成怡打算每年从基金会拿两三千万的资金,投到这些地区,做一些与教育、生态相关的公益项目。

不过,环京贫困带近三百万人口的脱贫,不是几家公益基金会每年投三五亿资金就能解决的,真正的解决渠道,还要打破以往三省市行政区域分割、独立展的隔阂,推动环京地区及渤海湾区域合作。

燕京钢铁在冀河新区规划建设千万吨级的钢铁产业基地,可以说是区域经济协调展的典范,是跨出来的第一步,但这还远远不够。

纪成熙后续将主要推动清河至燕京、静海的高速公路建设,推动清河至静海沿海铁路建设,推动冀河新区与燕京成立更多的联合产业园区及产业基地,推动更多的央企将产业基地迁往冀河新区;推动冀河港与静海港的协调展,推动晋南集团的晋电入冀、入京等工程尽快实施。

而成怡她爸想要在两三年后顺利的坐上冀省省委书记的宝座,就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推动冀省制定新的环京及渤海渤的城市、区域及产业展规划,将冀南及冀省经济展格局推到一个新的水准线之上。

沈淮在淮海始终选择与徐沛合作,除了田家庚、李谷的关系之外,更主要的因素还是计经系的改革展方针,更符合他的理念。

徐沛对沈淮冀南之行跟纪成熙等人的谈话,也颇为认同跟支持。

王源总理,八十年代底才从国家经委副主任的位子上调到静海,先后担任市长、市委书记等职,在地方任职只有短短四五年的时间,然后就调到国务院担任副总理——随着背后支持计经系的开国元勋相继辞世,计经系根基尚浅的弊端就日趋严重,很难想象三年后王源不再担任总理,高奇云、田家庚等人能不能在中央支撑跟胡系抗衡的格局。

虽说淮海电气与石清铁路的换股作为沈淮冀南一行最重要的直接成果,会极大支撑沈淮前期重点推动的淮海电气的展,会使梅钢系及宋系获益甚大,但徐沛以及计经系这时候需要这么一座跟纪系直接搭钩的桥梁。

*************************

沈淮冀南之行逍遥悠闲了几日,再回徐城也没能轻松下来。

外部的推动工作,徐沛、蒋益彬等人亲自去做,而实际在省国投的基础之上组建淮海国资,则是沈淮推卸不掉的责任。

为淮海国资组建作准备,沈淮返回徐城,就被省政府任命担任省国投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实际接替蒋益彬,主持省国投的日常工作。

省国投,全称是淮海省国际信托投资集团,省内又称国信投资,是1986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是常谓的影子银行之一,通过信托融资的方式在国内外募集资本,开展中短期放贷、证券、股权投资等业务。

淮海国资成立后,拥有信托融资许可的国信投资自然也将作为淮海国资的子公司之一予以会保留,但为控制淮海国资内部的金融及财务风险,徐沛、蒋益彬、丁建国等人也倾向同意对国信投资的业务进行调整,以后主要展基础设施建设、不动产等稳健型信托产品及业务。

不过,国信投资此前融得的近百亿资金,主要借贷给省及徐城市国资企业用于企业展。

虽然省及徐城市国资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近年有所改善,但国信投资所持近百亿的债权依旧存在极大的结构性风险。

沈淮主持国信投资日常工作后,将出售国信债权与推动非重点省国资企业债转股改制重组的工作结合起来。

一方面通过出售国信债权,降低国信投资内部的结构性风险,同时回笼资金,一方面推动投资商购入国信债权,然后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参与非重点省国资企业的改制重组工作中,为这些企业降低财务成本、引进更多的资源,提高盈利能力……

为此,郭全被他调到国信投资,担任总经理室经理、资产管理部主任;梅溪控股的董事长改由钱文惠担任。

***************************

到十二月上旬,淮海国资的组建工作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的讨论通过,也意味着这项工作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已经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沈淮十二月八日,再度与蒋益彬一起,被徐沛喊到省政府办公室谈话。

这一次的谈话,除了徐沛、曹政江等人外,还有分管教育的副省长马臻远。

马臻远五十岁出头,原先也是淮工大的副校长。

九十年初有一阵“学者从政”的风潮,马致远当时作为有着诸多光环在身的知名教授、学者,直接调到省政府担任副省长,算是“学者从政”的典范。

马臻远担任副省长之后,负责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工作,但并没有挥出多大的作用,而后期“学者从政”的风潮退去,马臻远虽然没有再回学校,在省政府内部也就一直分管教育、科技等工作。

马臻远无论是当初能调到省里任副省长,还是后期一直能留在省政府内,都跟赵秋华及胡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算是胡系的一官。

不过,推动南湾湖大学城的建设,马臻远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一环。

看到马臻远也在场,沈淮心里就猜想,徐沛这次喊他与蒋益彬过来,应该是谈南湾湖大学城的事情,搓着手与蒋益彬坐下来,问道:“徐省长、马省长,喊我跟蒋书记过来,是讨论大学城的事情?”

“淮海国资组建跟南湾湖大学城建设是捆绑在一起的,”徐沛窥着沈淮的脸色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说道,“省政府常务会议,刚刚原则性的通过讨论,同意组建淮海国资,南湾湖大学城的建设工作,诸多细节也就需要很快确定下来。这个是马省长的分管范围,省国资在这方面的规划、设想,就需要跟马省长汇报……”

“只是沟通交流,”马臻远颇为客气的说道,“既然省政府都决议,将南湾湖大学城的建设工作都交给将要成立的淮海国资,我也就不便指手划脚多作干涉;要是有可能,也只是提点建议……”

沈淮心里嘿嘿一笑,南湾湖大学城说到底还是省国资与各院校共建,他们要当真将马臻远的意见当成耳旁边,不知道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多少龃龉,而马臻远此时看上去也不像是不作干涉的样子。

蒋益彬正考虑怎么接副省长马臻远的话,马臻远却又冲沈淮说道:“听说淮海国资与南湾湖大学城提前启动建设,都是你的建议,南湾湖大学城要怎么建,还是你来先说说意见……”

沈淮尽可能不去参加淮海国资组建的外部推动工作,但有些消息不是他低调就能掩饰的,当然了,马臻远这时候刻意强调这点,存意不善,沈淮看了他一眼,温良无害的一笑,说道:

“南湾湖大学城的规划工作,一定都是徐城市与各院校在进行,虽然考虑到建设资金的筹建,由省国资来接手建设工作,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与各院校成立协调小组去探讨细节,省国资这边没有能力将所有工作都包下来……”

徐沛也无意去折腾什么阴微心机,直接说道:“沈淮的思路,跟我,跟马省长还是颇为接近的。省政府的意见,还是倾向南湾湖大学城由省国资与各院校共同建设,故而控股公司在董事会下面成立监督及协调委员会是最重要的工作。在控股公司的管理层人选上,马省长推荐了淮工大副校长戚光伟。沈淮,你以前在东华,与淮工大搞联合办学,推动成立渚江科技大学,对戚副校长应该不陌生吧?”

听徐沛这么说,沈淮当真是微微一怔,他原以为离开霞浦之后,与戚靖瑶、戚瑾馨的联系就会渐远,哪里想到会从戚光伟身上再绕到原点上去?

“渚江科技大学的工作,我直接负责的不多,跟戚光伟校长见过两次面。”沈淮说道,心里对马致远推荐戚光伟负责大学城控股公司这事,他即使无奈,也只能心带苦涩的接受,看徐沛的神色,心想他即使知道戚光伟与胡系的关系密切,知道其女戚靖瑶与胡林关系纠缠暖昧,也难以拒绝副省长马臻远的推荐吧?

组建淮海国资管理集团能这么快得到实质性的进展,与南湾湖大学城启动建设直接挂钩相关,而在省内影响力巨大的院校系,也就成了这次推动组建淮海国资的重要力量之一。

南湾湖大学科技园控股公司,是省财政拔款、各院校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股份公司;大学城建设置入淮海国资旗下统筹建设资金是一方面,来自教育系统的财政拔款,也将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要是对院校系的声音置若罔望,省财政的教育拔款甚至都不能直接转入控股公司,理应是由各院校承接。

未来南湾湖大学城的规划跟建设、展,都跟各院校有着直接搭钩;作为淮工大的副校长,又实际是渚南大学城建设的牵头人,院校系属意推荐他担任南湾湖大学科技控股公司的实际负责人,也有众望所归的意味。

抛开省里的直接指定不说,即使在控股公司董事会成立之后,各院校强行都推选戚光伟担任董事长,也非他们所能阻止。

沈淮心里暗道:同意戚光伟担任大学城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兼之在董事会之下由院校派出代表组成的监督协调委会员,戚光伟、马臻远都能在其他挥极大的影响力,也就意味着淮海国资除了从统辖资金层面控制之外,对未来的大学城建设难有更大的实质影响;然而要是拒绝戚光伟入局,所有的事情将又回到原点,而得不到一点实质性的推动。

而在这当口,徐沛接受这样的结果,显然也是不想去触众怒。

所谓政治无非就是妥协的产物。

只要能推动淮海国资组建、推动大学城建设,徐沛就已经更高层面抓住主动权,至于内部的纠缠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也不能寸步不让、斤斤计较。

徐沛都接受的条件,沈淮自然更不能去拒绝。

谈过大学城的事情,沈淮与马臻远就先离开徐沛的办公室;蒋益彬还要留下来谈事情。

在过道里,马臻远颇为热情的邀请沈淮:“戚副校长今天还请我到他家里吃饭,沈淮你既然都跟戚副校长相熟,跟我一道过去蹭饭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