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学霸终结者

关灯
护眼

第七十章 提前布局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学霸终结者!

“那一块,我们也有想办法克服困难先做起来。这个产品便是我们目前的阶段性成果了。”

张拓海对于顾莫杰的最后那个问题,倒是胸有成竹得多,吩咐了一声,就让旁边的工程师取来一个样品,向顾莫杰展示。

顾莫杰捏在手上把玩,这玩意儿看上去只是一个手机充电器。不过外观做得很有设计感,水蓝的烤瓷色,一如苹果公司acook的充电器一样,很未来。

“这玩意儿像是手机充电器?”顾莫杰试探地问。

张拓海:“确实有手机充电器的功能,但是同时这充电器还具有自动备份手机通讯录的功能——只要对方手机使用的处理器是高通公司标准指令集的芯片组,或者tk芯片组,就都可以兼容。在用这个充电器充电的时候,手机里的通讯录就会自动地拷到充电器上,存储备份起来。

充电器里有一块简单的处理芯片,内置了部分高通标准的at指令集,可以自动送请求、设置手机us接口状态、以及传输数据。如果想的话,甚至可以备份短信库。通过这玩意儿,我们在没有研手机的情况下,就把高通公司和tk公司的指令集应用及通信兼容性问题先熟悉了起来。当然,这一块我本人不是专家,公司最近聘请了不少手机公司的程序员和硬件工程师,做的前期摸底。”

顾莫杰端详着那个颇有创意的手机充电器,沉思了数秒,然后问了一下这个充电器的销量如何。听说如今已经卖出了几十万个,并没有接到什么市场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负面反馈,他也就放心了。

看完了张拓海手头的项目,顾莫杰又走马观花地了解了一番陈景天为的那票香港科大毕业的研究团队。那些人主要是做储能材料的。材料科学的研究素来投入巨大,几个亿的钱砸下去看不出个水花都是正常的。

不过陈景天还是很给力,虽然他在锂电池的储能密度上,只为顾莫杰带来了区区2%~3%的微小突破,却至少在别的非核心指标上取得了进展——也别小看2%~3%的储能密度突破,在如今的世上,哪怕是通用电气这样的大公司,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搞电池材料,也才年均提高电池储能密度6%~7%,越到后面,付出的代价越会几何级数增长。

06年刚刚成立一年多的特斯拉公司,因为融资不足,每年在电池材料上的进展还不如这个数字呢。

只见陈景天拿了几块实验版的新电池,以及一堆电流仪,一边给顾莫杰演示一边解说其他的技术细节:

“我们研究了一种可以提升锂电池耐高温稳定性的新材料配方。可以让锂电池的电流特性受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影响变小。如此一来,电池在大电流充电的情况下,即使有所升温热,也不会影响到电流特性。这让我们可以给新手机用更大的电压、电流充电。

目前市面上保护状态下一块2000a的手机电池、在42v标准充电电压的us接口上,需要6~7小时才能充满,而我们的新材料只要5小时就可以确保充满,平均充电速度提升了20%以上。

同时最显著的一项提升则体现在低电量时的快冲模式下——当手机电池电量低于60%时,我们的新材料电池可以比目前世界上所有同类产品提升150%以上的充电速度,所以只要1小时,就可以把一块0电量的电池,充到满值的60%,而目前市面上的同行只能做到1小时冲到25%。”

最后这个数据,着实值得振奋。

顾莫杰知道,尽管目前国内的山寨机市场还在叫嚣“超长待机时间”、“永久待机”这些不靠谱的广告语。但是用不了两年,未来的手机肯定会从一个单纯的通信工具,变成一个娱乐和传媒应用的综合体。到时候手机‘在不用的状态下待机时间是否足够长’就会变成一个可笑无用的指标——到时候,谁还会买个手机放在那里,只为了等电话接?

到时候,在手机低电量情况下,如何尽快把手机充到可以用的状态,将会成为重要指标。而陈景天今天的这些研究,绝对是切中了未来的时弊。

“你能确保这个方面我们是全球领先的么?我要听确切信息。”因为事关重大,顾莫杰追问了一句。

对此,陈景天只说了一句:“顾总,你要相信朱校长带出来的团队。”

顾莫杰了然。朱精武校长,是低温超导材料领域的全球第一人,其他电气材料方面的造诣也是非凡。如果说非要在华人或者华裔的人群里面找到一些电储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尖端的话,也只有找香港科大的人了。

应该说顾莫杰很幸运,当初通过各方面的关系,牢牢笼络住了港科大这边的智库。如果不是钱江大学和港科大有常年的友好合作、如果不是顾莫杰当初在深度学习算法领域的杰出成就让他进入了邱院士的视野、并且通过邱院士和朱校长之间的师兄弟关系引荐,换做别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家,想让那些领域内最顶尖华人科学家“折节下交”,只怕还真要多费不少事儿。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通信基带以及射频,乃至高通芯片组的内部核心处理软件应用之外,顾莫杰已经可以确信,初音智能明年绝对有实力高调进军手机行业。而且至少要做到比国内所有山寨机企业都强、比肩国内一线正牌lcns厂商(也就是那些正式花了几千万人民币、问高通公司买了芯片使用授权的大公司)。

对于一个第一年做手机的企业,如果真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就很不错了。一个理智的老板,并不能奢求更多。

……

在初音智能视察摸底了一整天,顾莫杰对自己名下硬件产业的现状更加有了底。

也更加明了,如今自己距离做好手机,还缺少一些什么东西。

第二天回到公司,少不了召集叶维伦讨论,也找了一些通信行业相关的咨询公司了解情况、请对方做方案。数日之后,一份清晰的整体解决方案,摆在了顾莫杰面前。

那上面显示,初音方面先需要解决的,是一个熟悉高通公司芯片组frar开、包括所有核心指令集应用的软件团队。

其次,是需要一支高通芯片基带电子实现方案的硬件团队,也就是一批相应的电子工程师。

最后,则是调射频的人才。包括天线、整机电磁兼容性这些。

搜集齐这三方面的团队,初音的手机事业就可以正式开搞了。

软件和基带的人才,主要还是得找国内一线的手机品牌商那儿,挖人跳槽。

射频方面的人才,找手机商挖角也可以,但是顾莫杰两世为人的经验隐隐约约告诉他,最顶级的手机射频人才,不一定能够在手机厂家里找到。反而是那些做运营商网络设备的企业,其拥有的射频工程师会比手机厂家更强大。

比如,国内领先已二十年、如今正在向世界第一迈进的运营商设备巨头,深圳的夏为科技。

顾莫杰捋清了思路,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找手机厂商先开始挖角工作。第二,等到配齐团队之后,有了底气,再去深圳,和夏为科技的任正义任老板谈合作。

至于比夏为科技差的其他网络设备供应商,比如中兴啦、大唐啦,顾莫杰根本看不上眼。

这套挖人方案目前唯一的问题,在于初音集团目前还没有公布手机开计划,所以没法大规模地正式招聘。只能先通过猎头,撒网了解一下圈内人的动态,看看有没有不安于现状、有活动一下位置想法的业界大牛。

事情安排下去之后,顾莫杰也就没有关注太多。转眼十几天过去了,一切业务都进展得很平稳,顾莫杰本人也相对空闲了些,可以当几天甩手掌柜。

烽火猎头的办事效率一贯可以,仅仅这么几天,终于给了顾莫杰一条还算有价值的情报。

当叶敏茹把情报送到顾莫杰案头的时候,他正在那儿无所事事地喝咖啡想事情。

叶敏茹把东西一丢,直截了当说:“夏新电子手机事业部的技术总监,一个叫冯国荣的资深工程师,据说近期已经交了离职申请,估计会在结完年终奖之后放人。那人据说有实力拉一支原本手下的团队,一起跳出来,成立一个方案研型公司单干。

不过根据烽火方面的情报,此人目前在原始资金方面还有些困难,所以也不排除投靠有实力的、准备进军手机业的大公司,拿一点股份期权后继续给人打工的可能性。——您要安排时间见一下么?还是交给人力资源部去谈?”

顾莫杰:“当然是我亲自去见见。千金市骨么,咱在手机行业第一步都还没迈出去呢,还是礼贤下士一点好。”

一边说着,顾莫杰一边看了一下电脑上的日历,补充道:“那就后天下午,给我约对方就行了。那人目前在哪儿?来钱塘方便么?”

叶敏茹:“当然是在沪江——夏新电子的手机事业部,就在沪江。”

顾莫杰:“那倒挺方便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