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神圣罗马帝国

关灯
护眼

第两百七十一章、军官不够用了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

理论和现实往往是背道而驰。或许是奥波多应对措施得力,又或许军官们没有了退路,被围困的俄第四军爆了超乎普军预料的战斗力。

七天时间一晃而过,第四军仍然像一颗钉子死死的扎在了那里,让普军进退两难。

看着手中不断增加的伤亡数字,又想到了自己的任务,负责执行围歼第四军的汉斯格雅将军胡子都快要愁白了。

敌人伤亡过半,仍然没有任何投降的迹象,摆明了要死磕到底。

如果俄军都这么顽强,这场战争也不用打了。普波联邦人口有限,根本就拼不下去。

揉了揉额头过后,汉斯格雅对副官吩咐道:“给总部电,详细汇报我们这里的情况,告诉毛奇元帅再给我们五天的时间,保证能够歼灭这支敌军。

如果其它地区需要支援,我们可以先抽调部分兵力离开,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么多军队围着了。”

经过了这几天的交战,汉斯格雅已经确定敌人不会跑了。为了完成任务,甚至他还故意留出一条路,引诱敌人突围。

结果敌人就像是没看到一样,依旧牢牢的守在原地,根本不给他可趁之机。

有机会都不跑,完全不合常理,汉斯格雅不知道俄军指挥官再想啥,总之他是非常的郁闷。

“是,将军!”

......

不光是普军郁闷,被围困的奥波多中将更加郁闷。普军就像是了疯一样,不急伤亡的起进攻,打得第四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陷入包围圈后,他就对外面的局势一无所知,根本就不知道敌人为什么要疯狂。

呼啸声响起,一艘艘飞艇从天边飞来,这是俄军一天之中最欢乐、也是最紧张的时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呼啸而来的飞艇就成了第四军的精神支柱,给他们带来生的希望。

这是最紧张的时候,除了最初几天外,后面每一次飞艇部队过来都少不了一场空战。

在短短的十来天里,俄军一共付出了三十五艘坠毁的代价,几乎每天都有三艘飞艇在空战中完蛋。

当然,普军也不好受,双方的差距相差无几,飞艇部队这或许是普俄两国战斗力最接近的部队。

奥波多拿起了望远镜,观察这场惊心动魄的空战,心中还默数道:“1,2,3,4......49”。

“49”艘飞艇,这个数字令奥波多心中狂喜,较之昨天增加了足足三分之一,而对面的敌人只是这个数字的一半。

数量差距一半,即便是俄军飞艇中还有运输飞艇,仍然拥有绝对的优势。

这年头虽然分出了战斗飞艇和运输飞艇,不过运输飞艇当战斗飞艇用,也是常有的事情。

飞艇都是大块头,几普通子弹还是顶得住的。空军用的重**又没明出来,真正的杀招还是火炮。

无论战斗飞艇,还是运输飞艇安装了火炮,都可以上战场,只是命中率低得可怜。如果击中了,那么结果都一样,大家都是脆皮货。

本质上飞艇就不是用来互殴的,高昂的造价足以令任何国家肉疼,普俄战争也算是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空战。

见事不可为,普军飞艇部队果断的选择了撤退。俄军要投放战略物资,根本就顾不上追赶。

或许是第四军人数减少了;又或许是总部的大老爷们了一回善心,体恤第四军官兵作战辛苦,今天的物资格外丰富。

难得一见的蔬菜、新鲜牛肉、火腿、奶酪、面包、黄油、豆粉,看的奥波多都饥肠辘辘。

作为指挥官,奥波多很快就醒悟了过来,恐怕不是大老爷们善心,而是第四军的价值增加了。

把五六十万普军拖在这里,就是第四军存在最大的价值。需要他们卖命,待遇自然就提高了。

摇晃了一下脑袋,打消了脑海中的念想,奥波多对身边卫兵吩咐道:“派人仔细找一下,看有没有总部的命令。”

不待卫兵回答,一名青年军官就拿着一封文件跑了过来:“将军,这是总部传来的战报。”

奥波多一把夺过了文件,迅速打开看了起来。越看脸色越阴沉,仿佛天塌了下来一般。

不是局势不好,战场上的总体局势是一片大好,俄军距离赢得战争的日子越来越近。

1880年10月28日,俄第五军、第七军分别从东北两面向华沙地区起进攻,现在已经兵临华沙城下。

11月1日,俄第一军、第二军起了东普鲁士会战。

在海军的掩护下,11月3日,俄军在格丁尼亚地区起登陆作战,大获全胜。

11月5日,俄军又在科沃布热格起登陆作战,再次确定了成功。

11月7日,俄南方面军撕破了普军防线。

次日,俄军分兵三路,第八军长驱直入向柏林出,第九**到向北进攻波兹南,第十军负责居中策应。

......

战场上全都是好消息,唯独没有救援第四军的消息。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尽管没有明说,但是警告的意味非常明显。

俄军的高歌猛进,和第四军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是他们拖住了普军的机动兵力,第五军和第七军没有胆子兵临华沙,南方面军更不敢分兵三路。

在这种局面下,谁要是掉了链子,破坏了这来之不易的大局,谁就要为此承担责任。

没有任何命令,但是这份战报却是最好的命令。奥波多非常清楚,现在不仅仅是要把第四军当弃子,分明就是把他们当死士。

如果前面就突围,大不了他们个人掉脑袋;现在要是跑路,就要全家跟着一起上断头台。

别以为欧洲不流行杀贵族,就真的高枕无忧了。亚历山大二世可是有“屠夫”的美名,如果不杀的人头滚滚,改革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略加思索过后,奥波多吩咐道:“向全军通报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胜利就在眼前,只要再坚持半个月,我们就拿下华沙了!”

“看破不说破”也是这个残酷世界的生存法则之一。聪明人自然能够看明白,看不明白的都是脑袋一根筋的主,这份战报到了他们手中,那就是真正的好消息。

坚持半个月?

奥波多自己都不相信,内心深处他觉得第四军能够撑到现在,都是超水平挥了。

不过人都是盲从的,尤其是距离胜利最近的时候,大家总是能够自我催眠,爆出超乎想象的战斗力。

内心深处奥波多已经决定,普军主力能牵制多久就牵制多久,实在撑不住了,就留下当地鼠。

只要第四军没有跑路,还在留下这里坚持战斗,别人就不能把黑锅扣在他头上。

幸好士兵们不知道奥波多的无良想法,要不然大家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士气,又要泄下去了。

有时候无知也是一种福,沉浸在希望的海洋里,总比知道了真相后绝望的好。

......

普军在战场上全面处于下风,柏林政府彻底慌了,即便是毛奇再三保证,也不能打消大家的疑虑。

全民动员是必须的,只要能够抗得动枪,就必须要上战场。

军官不足没有关系,主力部队的军官不能动,那就从地方部队中抽到。

实在是不行,就找人先顶着,等有合适的再换。要是一直都没有合适的,那自然不用换了。

敌人都快要打到柏林了,谁还顾得上质量啊!先把数量搞起来,起码能够增加大家的安全感。

柏林在武装动员的同时,也不忘展开外交攻势。

拉拢奥斯曼、中亚各国、德意志联邦这些小角色已经没用了,他们已经丧失了影响战争胜负的能力。

到了现在这一步,普波联邦需要的列强支持。欧洲大陆不同于其它地区,战场上拿到了东西,谈判桌上同样有可能被吐出去。

柏林政府不奢望,让俄国人无功而返,但是获得列强支持,尽可能的保全实力,还是要做的。

维也纳宫,弗朗茨刚刚打了柏林政府派来的特使。

坦率的说,他心里非常的纳闷,战争都还没有分出胜负,柏林政府何必要这么着急呢?

俄国人看似在战场上高歌猛进,可战争还没到结束的时候。普波联邦国内好歹还有六七十万新兵,这些部队战斗力再弱,守城总能够凑合吧?

面对弗朗茨的疑惑,参谋长阿尔布雷希特解释道:“陛下,战斗进行到现在,普波联邦的军队伤亡人数早就突破百万大关,光阵亡人数就超过三十万。

如果说普通的士兵损失,还可以立即补充,但基层军官的损失就难以弥补了。

根据我们收集到资料分析,普军贵族阵亡率远远高于普通士兵的13.5%,已经逼近了20%。

普军的军官数量不足,不光是这次战争,还有上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

第一普俄战争中,容克贵族的新生一代就伤亡惨重,现在他们不光是基层军官紧缺,中层军官也缺得厉害,高层军官实际上也不足。

合格的军官数量不足,对军队战斗力影响非常大。和战争爆初期相比,普军的战斗力实际上已经下滑了。

从他们围攻俄第四军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是巅峰时期的普军,根本就不需要拖这么久。

军官数量不足,这不是任何人的责任,普波联邦做得已经算好得了,他们事先储备的军官足以指挥一百五十万军队。

这个数字,理论上已经足以应对任何战争。在普俄战争爆前,谁也不知道这次战争能够达到现在这种规模。

无论是普波联邦,还是俄罗斯帝国,他们的动员能力,都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不要说这个时代的人,即便是弗朗茨这个穿越者,事先也不知道普俄两国能够做到现在这一步。

这份儿动员能力,都快要赶上一战了。普波联邦先后动员了两百六十多万军队,俄国人更是丧心病狂的动员了近四百万军队。

这个数字还不是终点,双方的军队数量就像是吹气球一样,在不断膨胀中。

气球越膨胀越薄。军队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战斗力也在不断下滑。

普军表现的更明显,主要是他们走得是质量路线;俄国人一开始就是开数量的,尽管部队战斗力也下降了,因为刚开始质量都不怎么好,所以这个下滑幅度就没那么大了。

弗朗茨疑惑的问:“据我所知,柏林政府还有不少官员都是军队出身,现在是危机时刻,让他们复员救急应该问题不大。

有这些人打起了架子,再提拔一些平民士兵担任军官,基层军官不足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柏林政府没有必要这么急上火吧?”

这不是弗朗茨胡说八道,柏林政府的很多官员都是军队出身。不光是普波联邦,奥地利也是如此。

在全民兵役制度下,不光是政府官员服过兵役,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在军队中待过。

危机关头下,让他们复原回部队,也是解决军官缺额的办法。

阿尔布雷希特摇了摇头:“陛下,这些人看上去有组织能力,但他们根本不适合军队。

普波联邦的军官以容克贵族为主导,受传统力量的影响,他们中最优秀的人才,或者说最适合军队的人,都会长期在军队中展。

而从军队退役后,进入政府部门供职的,大部分都是中途被淘汰的残次品,他们的军事能力本身就堪忧。

如果勉强让这些人复原,他们的官职高低,也是他们进入军队的职位,但这个职位和军事指挥能力毫无关系。

让一群军事能力未知的官僚去指挥部队,那个场面简直无法想象。

我觉得可能还不如一年级的军校学生,起码这些人充满热血,不会扯皮、推诿,能够严格执行命令。”

弗朗茨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让官僚指挥部队确实一个巨坑。别仗还没打,先把军队拉入政治斗争中了。

停顿了一下后,阿尔布雷希特又补充道:“提拔平民军官,普军早就开始做了。不过这些士兵没有接受过军校教育,培养上限非常低,能够充任军官的只是极少数。

现在普军的基层军官中,平民军官数量实际上也不在少数。不过这些人的表现并不好,出现了不少乱子。”

弗朗茨欲言又止,平民军官的问题,在欧洲各国都是一个难题。

不是后世说的那样,贵族把持了军队,排斥平民军官。

实际上贵族只是对中高层职位感兴趣,下面的连排级别的职位,根本就不是他们的目标,没有谁眼皮子那么浅。

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军事素养上,普通士兵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又如何让他们变成合格的军官呢?

可以说和平年代,普通士兵上升的渠道早早就被锁死了,只有极个别天才能够成为军官。

战争年代确实有机会,但前提条件是能够活下来才行。军功不是那么好拿的,需要用命去换。

基层的贵族军官都要带头冲锋,更何况是平民军官,恐怕很多危险任务都会落到他们头上。

甭管你多么天才,只有从战场上活下来了,才会有未来,要不然就是烈士。

拿到了军功,这不是结束。恰恰相反,这仅仅只是开始。

晋升到了更高的位置上,对个人军事素养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和平年代,还有机会去军校学习一波,回来后就差不多能够胜任了。战争年代不行,战争不会等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阿尔布雷希特抱怨平民军官军事素养差,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极个别天才外,大部分平民军官被提拔后,都是赶鸭子上架,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是很正常的。

军队是信奉强者的地方,没有人会考虑那么多原因,更不会给你时间慢慢学习。

你不行就要受到排挤,根本就不需要施展手段,就可以把你挤出去。

不光是平民军官,就连很多大贵族子弟,自身能力不足,一样会被人排挤出去。

不光是现在,即便是未来,平民军官的路都只有一条——考军校。

通过学校学习,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通过学习,弥补同贵族军官之间的能力差距。

这条路同样不好走,高等军官学校招生人数有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面临贵族考生的竞争。

受教育资源的影响,不是天才根本就不可能突围而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