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瑜伽菩萨戒

关灯
护眼

第21集《瑜伽菩萨戒本》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瑜伽菩萨戒!

《瑜伽菩萨戒本》,绍安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一页,己六、障般若度。

基本上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是希望能够离苦得乐,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我们的生命能够永远的离开痛苦而得到种种的安乐,我们想离开痛苦,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痛苦的根源。比如说我们今天的生命当中我们没有饭吃,这也是一种痛苦,一种饥饿之苦;或者说我们没有衣服穿,这也是一种痛苦,寒冷之苦。但这饥饿跟寒冷的痛苦事实上都不是痛苦的根源。

什么是痛苦的根源呢?以佛法来说是三界的流转,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在三界得一个果报,我们这一期的果报都必须去承当很多很多的痛苦,所以想要离苦得乐唯一的方法,就是你要能够解脱轮回的生死,只有离开三界的火宅,我们才能够得到究竟的安乐。

所以刚开始我们修学佛法是观三界的苦而生起出离之心;有了出离心以后,我们继续观察整个众生的因缘,就是说我们内心想要离苦得乐,而一切的众生也想离苦得乐,这个心情是没有不同的,而每一个有情在流转当中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我们有很深重的恩情,所以我们应该把自己需求解脱的心,

把这样的心量扩大普及到一切众生的离苦得乐,所以我们从出离心继续的观察,就能生起大悲心,我们希望一切有情都能够离开轮回之苦、都能够得到涅槃的安乐;要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只有成就佛道才能够做到,所以我们就立下一个志向「为利有情愿成佛」,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因为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生死之苦,所以我们必须要追求无上菩提,内心当中许下这样的一种志向,有这样的志向生起的时候,我们说你的生命已经不是安住在无明妄想,你是安住在菩萨种性,就是你整个成佛之道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你开始在成佛之道步出了第一步「安住在你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离苦得乐的一个目标,应该怎么去达成呢?在菩萨戒的修学当中提出了三个方法:

第一个是摄律仪戒,摄律仪戒是约着我们断除身口意的罪业来说的,因为罪业是痛苦的根源,我们既然不喜欢痛苦,我们就应该断除招感痛苦的因地,那就是种种杀盗淫妄的罪业,所以我们刚开始修学菩萨戒法要偏重在断恶,就是我们不想要有痛苦,所以我们不要去创造痛苦的因地,这就是摄律仪戒的内涵。

没有痛苦是消极的,我们希望追求种种的安乐,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的修习摄善法戒,就是修习六种的波罗蜜,这六种波罗蜜的善法是一切安乐的根源,所以我们为了追求安乐,也必须要去修习善法,所谓的摄善法戒。

摄律仪戒跟摄善法戒是成就自受用的功德,就你自身的离苦得乐。

既然我们也希望一切有情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应该修习摄众生戒,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随缘尽分的去度化众生,使令众生也能够离苦得乐,就是大悲心的摄众生戒。当我们付出行动的时候就有这三个方法,就是断恶、修善、度众生,这是我们生命当中所要做的三件事情。

这一科是讲到「摄善法戒」,就是修习六种的善法,现在是讲到第六科的「般若度」,首先我们看般若的体性,看《补充讲表》第十页:

○附表六─般若度

(一)智慧自性

最后一个附表般若度,首先我们解释智慧的体性,再说明智慧的差别。我们先看智慧的体性,看论文:

总言慧者,于所观境,事物或法,能具拣择,此通于五明处善巧之慧也。

─《菩提道次第略论》─

拢总来说,所谓的智慧就是我们内心对于所观察的境界。什么是所观察的境界呢?这当中提出两个:一个是事物,一个是法。

事物就是佛法的世俗谛,就是说整个十法界的因果,我们能够观察到:一个人富贵是从持戒中来,一个人长得庄严是从忍辱中来,我们能够通达这个世间上痛苦跟安乐生起的差别因缘,这个叫做事物,也就是诸法的别相。

法是讲到说法的真谛,就是说明不管是富贵的果报、或者是卑贱的果报,它们都是因缘所生法,它的本性都是我空法空的,所以这个法就是诸法的总相,一切善恶的法它的本性都是无自性的,都是假借因缘所生的。

当我们内心当中去观察世俗谛的因缘、或者观察真谛的空性,我们内心能够具足拣择的功能。拣择的功能我们说明一下,拣就是判定是非,择就是善知取舍,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对宇宙间诸法的相貌,我们第一个应该要能够判定是非,我们能够如实的知道什么是一种功德的相貌、什么是一种过失的相貌,什么样的因缘会给我们带来快乐,什么样的造作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你内心当中有这样一种判定是非的功能;

其次,当你判定是非以后,你内心能够产生一种善知取舍的对治力,你能够舍掉痛苦的恶法、追求安乐的善法,你内心有这样的对治调伏的力量;当我们内心当中对于诸法的差别能够判定是非、善知取舍,我们安立说你内心已经生起这样一种清净的智慧,智慧的内涵当然是拣择,从浅深来说,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跟修所成慧。

我们刚开始听闻佛法一种基本的正见,我们能够了解到诸法善恶的差别,知道什么事是功德的、什么事是过失的相貌,也就是我们能够自我反省,所以闻慧能够生起一种如实的观照;但是当我们把这样一种智慧长时间在内心当中一次一次的观照,就会产生一种思慧,思慧就能够对内心的恶法产生一种调伏的力量,能够善知取舍,「不能断要他断」,就是你那个观照力增长广大,增长广大对恶法开始对治调伏了,思慧就有这种力量;等到修慧的时候,当然是有禅定的帮助,就能够把恶法全部的断除,就转凡成圣了。

总之就是说智慧的体性,就是对诸法的差别相,我们能够具足判定是非、善知取舍,这样子我们安立说你内心当中已经具足智慧。智慧的所缘境,「此通于五明处善巧之慧也」。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菩萨的智慧是菩萨学法当于五明中学,这种拣择的智慧,是通于五种的处所:第一个是内明(内是内外的内),内明就是大小乘的佛法,因为大小乘的佛法都是一种心地的观照、心地的法门,所以叫做内;第二个是因明,因明就是一种逻辑学,一种论理学或者逻辑学;第三个是工巧明,工巧明就是讲到工巧、技艺、科学等等;第四个是医方明,医方明是讲到医学、咒术等等;第五个是声明,讲到文学、语言等等种种的文学。从菩萨的修学角度,内明当然是根本,因明、工巧明、医方明跟声明是属于枝末法门。当我们对于这五个处所,通达拣择的智慧,这就是所谓菩萨的智慧。

《大智度论》的六种波罗蜜,把前面五种判做福德资粮,第六个判做智慧。智慧跟福德之间的差别,龙树菩萨讲一个譬喻说:我们这个房子里面有很多的珍宝,珍宝就是你在辛辛苦苦所积集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福德资粮,里面有很多的资具,电视、冰箱、沙发、种种可爱的资具。

这个智慧是扮演什么角色呢?智慧就是在房子里面的电灯、光明。如果你今天只有修习福报没有智慧,你对你里面资具的福德不能善加利用,不可以,因为你在黑暗当中;智慧就是一种房间里面的光明,它能够把你前面的福德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这就是智慧在六度当中扮演一种引导的角色,光明。好,我们看第二个般若的差别,它差别的相貌,在这当中有一个问题,先看问:

问曰:云何菩萨慧波罗蜜多种性相?

什么是菩萨成就智慧波罗蜜的相貌呢?这以下回答,回答分两科,先看第一科,第一科当中又分两小科:先讲智慧内心的相貌,再说明它外在的相貌。先看内心的相貌:

答曰:谓诸菩萨成俱生慧,能入一切明处境界。

一个菩萨他的智慧是一种俱生慧,俱生慧就是说他这个智慧不是一生成就的,是多生多劫的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所产生的一种拣择的智慧,就是他这个智慧是生生世世累积而成的。这种智慧有什么好处呢?「能入一切明处境界」,对于五明的处所,他能够正确的悟入,他内心当中对五明不会错乱颠倒。再看第二科他所表现的外在相貌:

性不顽钝:性不征昧、性不愚痴,遍于彼彼离放逸处,有力思择。

有智慧的菩萨,他的内心不顽钝,特别的明了。什么叫不顽钝呢?第一个「性不愚痴」,这个地方性不愚痴是通达诸法的胜义谛,就是他在整个生命当中,他能够通达我空法空的真理,不会被众生生命当中的我相法相所障碍,在生命当中不管断恶修善,他不会被这个自我意识所障碍。

第二个「性不征昧」,这个是通达诸法的世俗谛,是破所知障。他这个智慧有什么好处呢?这以下说明一个有智慧的菩萨他的一个相貌,说是「遍于彼彼离放逸处,有力思择」。

放逸处就是一种富贵的境界,在古德的解释就是富贵的境界。为什么说放逸处呢?我们解释一下。就是菩萨他在生命当中,生生世世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他一生一生当中的福报愈来愈大,他当然善业强,他就会生长在一个富贵的人家,或者是做大富长者、或者是做大国王,这种富贵境界最容易引生众生放逸的,因为这个菩萨内心当中对富贵的相貌能够通达无碍,他知道富贵是无常败坏之法,所以他对于富贵的这种「放逸处,有力思择」,他能够生起出离之想,他利用这种富贵的因缘继续的积功累德,不会在这个富贵的处所产生障碍、产生堕落。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菩萨慧波罗蜜多种性相。

─《菩提道次第略论》─

这就是一个菩萨的一种拣择智慧。我们可以说佛法跟外道都是在积集善业,但是佛法跟外道最大的差异,一言以蔽之,就是智慧的差别。就是说天主教、一贯道他们也能够做一些慈善的事业,佛弟子当然也做慈善事业;但是一般的外道没有佛法因缘观的正见,他没有这种正见,内心当中就缺乏一种如实的观照力,所以他的善业起现行的时候,他就开始错乱颠倒了,就开始放逸不再造善了,不再造善的时候,当他把这个善业受用完以后,罪业就起现行了,就到三恶道去受苦恼的、卑贱的果报。他内心当中跟这个苦恼卑贱的果报接触的时候,他又生惭愧心,惭愧心又开始造善,造了善法以后,善业强了,又生长在一个富贵放逸的境界,又开始造恶。

我们凡夫的流转就是这么回事,就是富贵的时候开始放逸,贫穷现前的时候起惭愧心,如空中的羽毛在虚空当中飘上飘下,不决定。当我们内心当中对生命能够产生如此观察的时候,这就不一样了,我们造善以后,善业因缘招感富贵的果报,富贵的果报现前的时候,我们观照的智慧也现前,我们知道这些是如梦如幻,我们不会停在这个果报当中,就不会障碍在这个点上,我们会继续的往前走,我们知道「这是路旁的小花,生命当中后面有更大安乐的果报」,我们可以从富贵的果报里面通过去,这就是为什么佛法可贵的地方,就是他能够在内心当中培养一种观照力。

龙树菩萨在《智度论》上讲出一个小事情、小因缘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五戒居士,他是在为一个有钱人家驾马,就是一个马夫。他受了五戒以后,他也经常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他跟佛陀说:佛陀,我要是来到这个三宝的处所,我就能够忆念三宝生起正念;但是我为主人驾马的时候,我就不能忆念三宝。不能忆念三宝的时候,我万一在驾马的时候死掉了,我会投生到哪里去呢?佛陀说:你如果在驾马的时候死掉,你必生善处。那个五戒居士说:为什么会生到善处呢?他说:因为你不断的以持戒跟闻法的因缘来熏习你的内心,所以你内心当中有观照拣择的力量。

佛陀讲一个譬喻说:你看这一棵树,它一天一天的往西方生长,你突然间把它砍断了,它就往西方倒下去,它不会倒到东方去。就是说如果你今天看到一个外道,他问你说「他突然间死掉会生到哪里去」,我们只能够说「不决定」,谁也说不准,因为你内心当中有善业可也有罪业,我怎么知道你临终的时候是触动善业、触动恶业?但是佛弟子不同,佛弟子在随业往生当中,他有一个特殊点是「随念往生」,他临命终的时候,他有一种正念力现前,他用这个念力来引导他的善业,就是随念往生只有佛弟子才有办法,一般的外道只能够随业往生。

随念,什么叫念呢?就是一种拣择的智慧,他能够知道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而善知取舍。这个是讲到般若的体性跟它的相貌。好,我们看《讲义》的第四十一页:

己六、障般若度

庚一、对法明犯

辛一、习学失仪四

壬一、不学小法戒

癸一、染违犯

子一、辨染犯相

我们修学般若法门所必须遵守的轨则,这当中有两科,第一科是对法明犯,法就是菩萨所修学的法门,我们在修学法门的时候要注意的轨则。这当中又分两科,辛一是习学失仪,就是我们在学习菩萨的戒法的时候失去正确的轨则,叫习学失仪,这当中有四条戒,第一条戒是不学小法戒,就是不修学小乘法。不学小法戒分两科,癸一是染违犯,这当中分两科,先说明辨染犯相,说明染污犯的相貌,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内心当中生起了如是的知见,生起一个知见不应该说是犯戒,因为他内心当中这种知见还是不决定,还是一种自受用,但是他这个知见并没有经过他的学习、或者善知识的开导而化解,这个知见在内心当中一次一次的串习,到最后就转成了「立如是论」,他对这样的知见产生了胜解,他就以种种的文字来安立宗旨、发表他的宗旨,这个是公开的在大众当中宣说。

他是怎么个说法呢?说身为一个菩萨,我们不应该听闻小乘的教法;就算你曾经听了以后,你也不应该去受持,受持就是忆念不忘,你应该把它忘掉;而且不应该去如法的修学。

小乘的教法主要的是《阿含经》跟阿毘达磨,小乘教法主要的观念就是三法印,三法印就是把生命分成两部分来观察:第一个是三界的流转,三界流转所安立的教法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三界的果报是无常的,无常的本身就是不安稳性、就是苦,苦所以无我。如果我们生命当中有一个主宰的我,谁愿意得到痛苦呢?所以从无常的变化当中知道生命是苦,而苦当中知道我们对生命没有主宰性,是业力在主宰,就用这个无常无我的道理来观察三界的果报,这是第一个观察。第二个是对涅槃的观察,就是涅槃寂静。三界的果报是苦,什么是我们的归依处呢?就是涅槃寂静乐,只有涅槃是最究竟的快乐。

所以小乘的教法是引导一个人厌离生死、欣求涅槃。如果一个菩萨安立一个宗旨:身为一个菩萨不应该去听闻小乘的教法,不应该去受持也不应该修学。

他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宗旨呢?这当然有他的理由,他说「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而「听闻受持、精勤修学」,你一个菩萨的目的是要成就佛道的,所以我们只要直接的修学菩提心、修六波罗蜜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小乘的教法对于菩萨来说是完全没有需要的,完全不需要的、多余的。当一个菩萨生起这样的知见,而且安立这样的宗旨来公开的宣说,这个菩萨就犯了菩萨戒了,因为你内心当中依止颠倒的邪见,你误解了佛陀的意思,所以你就犯了菩萨戒了。

子二、引况释成

为什么这样子犯戒呢?以下用比况的方式来说明:

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

身为一个菩萨,不要说是小乘法,小乘法还是佛陀说的,就是外道的书论尚且要精勤研究,何况是一切智者佛陀所宣称的小乘法呢!

我们不要说是小乘法要学,比如说像儒家的思想我们也要学习,儒家的思想对于你现世的生命如何的趋吉避凶,他也有一套的理论,儒家的思想很多我们可以归纳两个宗旨:第一个、儒家的修学强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儒家的教法当中认为一个人要趋吉避凶,你必须要断恶修善,恶法是招感灾难、善法是招感吉祥,这是第一个修学;第二个、儒家思想的重点就是「谦受益,满招损」,这个非常厉害的。

我发觉中国的古人有这样的观察是不得了,一个人断恶修善以后,这个人有资粮了,怎么办呢?「谦卑」,不要憍慢。就是你在生命当中,人与人待人处世,你的姿势站得愈低愈好,愈安全。我们刚开始不能修无我,其实我们还是以自我意识来推动自己的生命,这是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我们刚开始对无我的调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我觉得修谦卑法门可以当做无我的一个前方便。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世间的待人处世,我们尚且要用外道的这些儒学种种的方便,来引导我们君子立身处世之道,何况是佛陀所宣说的小乘法。这个是说明为什么犯戒。

癸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 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

有一种开缘的情况,就是有一类的众生,他出家以后、学佛以后,一直欢喜小乘的教法,他对于三界果报的过失有深刻的体验,对涅槃的安乐也有深刻的体验,但是对于菩萨道的修善度众生不生好乐,内心当中只是一心一意的消灭内心的烦恼罪业、一心一意的使自己趋向于涅槃就可以了,对于广大善法的修学、对于广大众生在苦恼当中,他内心当中没有任何的感觉。为了这种人一时的对治,「舍彼欲故」,方便的作如是说是可以的。

在菩萨戒品经当中,菩萨戒本经它说,又讲出另外一个开缘,说是:初心菩萨一心一意的修习 大乘法,对于小乘法没有多余的时间修学,就是「未能周济」,他急着要栽培大乘种性,暂时不修学小乘法,但是内心当中未生偏邪知见,他并没有生起偏邪知见,这种也是开缘。

初心菩萨刚开始修学大乘法「未能周济」,这是可以开缘的情况。这个事情是这样子讲,我们大乘佛法是以菩提心为根本,但菩提心是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你对三界的果报没有如实观察,也就是说小乘法的优点是引导我们去观察三界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色身是不清净的,我们凡夫的心情很容易被色身外面这层皮所迷惑,所以佛陀说你不要看这层皮,你把这个皮剥开、把这个肉剥开以后,你看看我们色身内部种种不净物,观身不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对治我们贪爱的烦恼。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对治我们我见的颠倒:一个爱烦恼,一个见烦恼。如果我们今天出了家以后,没有很认真的对三界的果报体、这种身心世界,对不净、苦、无常、无我的观察,蕴藏在你内心深处的贪爱烦恼跟我见的颠倒都在、都在,都在的时候,你直接发菩提心,你这个菩提心就含藏着爱见烦恼在里面,总有一天你的菩提心就被爱见烦恼所破坏,你的菩提心就不坚固了。所以我们在修菩提心之前一定是先修出离心、先净化自己,所以如果说我们认为一个菩萨不修小乘法,这意思就是说我们有三界的烦恼,但是我们不想吃三界的药,这个烦恼自然就在了,自然就在,它以后就是发菩提心的一个祸害,就是这个问题。

壬二、背大向小戒

这一条戒跟前面刚好相反,前面是专修大乘不修小乘,这一条戒是专修小乘不学大乘,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提心的菩萨,他内心当中依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他一个生命的目标,但是他的所作所为跟他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怎么说呢?他对于大乘的菩萨法藏未精研究,他根本就还没有专精深入的研究,没有研究,就对「于菩萨」的经律论完全的放弃不加以学习。不加以学习,他精神体力都放到哪里去了呢?「于声闻藏一向修学」,声闻法门是一个妙法,就是说佛陀讲四圣谛──苦集灭道,他就经常观察三界的果报是苦恼的,不管是色身的果报、或者内心的果报,都是不净、苦、无常、无我。

不净、苦、无常、无我,那什么是我的归依处呢?涅槃寂静乐。他的修行当中,经常观察三界的苦、经常观察涅槃的安乐,厌恶生死、欣求涅槃。

身为一个菩萨,你必须要广泛的修习六波罗蜜的善法,乃至于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而你不生好乐,一点都没有兴趣,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这样子你根本就违背了你当初受菩萨戒时,你对佛陀所发的愿望「你要断恶、修善、度众生」,这样子当然是有犯,但是这个不是烦恼,所以说非染违犯。如果说生起偏邪知见,那就犯了更重的罪了,只是说他只是这做,并没有毁谤大乘,如果毁谤大乘就是犯到前面的四种他胜处法。

这一条戒我们跟前面的戒融通一下。佛陀所宣说的教法,有小乘的教法、有大乘的教法,这两个教法都是佛陀宣说的,都是妙法,所以智者大师讲《法华经》的时候,他解释妙法莲华经:这个妙法是权法妙、实法妙,两个都妙。就是说我们刚开始修学大乘法,你要花大部分的时间来修学大乘法,就是把整个生命的因缘、十法界的因缘会归到你一念的心性,观照你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的因果:当我们内心当中生起了杂染的心识、所谓的无明,那是招感苦恼的果报;当我们内心当中生起清净的心性,就招感安乐的果报。

所以刚开始不能只是看三界而已,要看十法界的因果都是由你的心所变现,建立你的大乘种性,所以生命的本质不决定是坏、也不决定是好。所以刚开始先建立一个比较圆满的知见,所谓的大乘种性;然后为了对治这种三界的爱见烦恼,我们用小乘的四念处来对治,这是可以的。

但是你的次第上,一定要先学大乘,再学小乘,因为大乘佛法是你的根本法门;但是我们要度过这个三界的生死,小乘佛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有对治爱见烦恼的功能。如果我们今天完全不学大乘法都修小乘法,你的内心就会错损菩提,你经常用四念处观察你这一念心,你会对你的内心产生极度的厌恶,你认为这个心是没有价值的,发菩提心也没有意义的,就是这个心唯一的方式就是让它消灭,就是灰身泯智。

就是内心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你完全是用否定的方式,对心性完全的否定,你无量无边这种精进的佛性所表现的功德就表现不出来,到最后你的心就灰身泯智,就错损菩提了。就是你这个修学佛法不加以善巧,用太猛烈的药去对治你这个心,虽然这个心有过失,但是过失的本身不是心。

所以唯识学讲得好,它是心所有法,它是旁边的烦恼有问题,我们应该把旁边的烦恼对治,心可以跟烦恼相应、心也可以跟菩提心相应,心本身没有错,那个明了的心性没有错,看你怎么去转变它。所以以我们刚开始不建立大乘佛法,我们就很难保持比较中道的心情来观察我们这一念心,就会对心性极度的厌恶,到最后你离开三界以后,你要修后面的成佛之道就困难重重,因为那个菩提心被消灭了,你要再生起无住生心的时候就有困难。所以这一条戒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刚开始先学大乘法建立根本法门,然后修小乘法来作为对治爱见烦恼的方便,应该以大摄小,是这个意思。

壬三、舍内学外戒

癸一、染违犯

内就是佛法,外就是外道,弃舍了佛法而专学外道,就犯了这条戒。我们看癸一、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的生命当中现有佛教,就是他所生长的环境有佛法流通在世间,就是还有三宝的住世,有三宝的住世,他对于佛教中大小乘的教义都还没有专精的研究、没有深入的研究。他对「于异道论」,异道论就是佛教以外的这些宗教,比如说基督教、或者一贯道,就在其它宗教的论典;或者是诸外论,外论就是世俗的典籍,或者医学、或者工巧明、或者学种种的英文、藏文等等。

也就是说他出家以后,对大小乘的这些因缘观都还没有通达无碍,就把精神体力放在学习其它的宗教、或者是世俗的典籍,来精勤修学,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就是你不应该把所有的精神体力用在学习外道跟其它宗教的论典。

癸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