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三面。我们看戊四,大妄语戒。
作为净土宗基础篇的第一篇,我们强调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有两种力量来主导的:第一个是业力;第二个是愿力。当我们在求生净土的时候,当你还没有念佛的时候,你先反省一下,你的内心到底是业力的成分多,还是愿力的成分多,这个很重要!
因为你有愿力,你的心就是佛号的创造者。诸位你别忘了,佛号不是从嘴巴出来,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每一句佛号都是从你的内心创造出来的。如果你的心充满了业力,这个佛号一定充满业力,没有例外。所以我们基础篇的目的就是你必须把你的内心,由愿力来引导你的业力,就是你内心当中,你愿力的成分要高于业力的成分,这个就是基础篇的主要目的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的成分提升,请你把业力的部分降低。因为你两种力量都有,我们不敢说完全没有业力,但是起码你要带业往生,你要保证你的愿力,向上的愿力是超过于向下的业力,否则你没办法往生了,因为你的心理素质太差了。
那么这个业力是怎么来的呢?事出必有因。为什么我的心有这么强的业力呢?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我念了半天没往生呢?
因为你攀缘心重,因为你把外因缘看得太重要。一个人很重视生命的结果,你的业力就很重,你把今生的结果看得太重要,你的人生观是来享受的,你把这个感受看得太重要了,感受就容易刺激到攀缘心,攀缘心就会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内心有这么重的生死业力,因为你放不下今生的水果。可能你福报太大,但是你不要因为今生的福报,障碍到你的来生,你划不来的。因为今生只是一个水泡,一个暂时的因缘,不要因为今生而障碍到你的未来,今生只是个过程,所以当你觉得你的心攀缘很重,你就要收一收了。
那么怎么收呢?你一定要有愿望。一个人没有愿力,你很难抗拒业力。人要有目标,要有理想,这个目标不能是今生,只能把目标设到来生。所有在今生能够实践的东西,在佛法里面都不承认这个叫做愿力,都不算。你说我几岁要干什么,干什么,这个都不叫愿力。真实的愿力要出世间的,跟世间不能沾上关系的。比方说求生净土,比方说成就佛道,这个才叫愿力。所以你必须要把内心愿力的比例提升,把业力降低,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因地发心要正。我们先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如果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你就不可能往生了,因为你充满了生死业力,你怎么往生?你因地是这样子,结果就已经出来了,你那个答案都出来了,佛教不能违背因果观。
所有往生的人,可能他念佛的数目不一样。有些人念了三年往生,有些人念了一年往生,有些人只念了三天,有些人临终的时候往生,佛号的时间都不一样,但是往生的人一定有个共同点:他放弃了今生的因缘,他把生命放到来生去。所以临终的开示最重要的就是,让他放下今生,把心放到来生去,这个是唯一可能往生的。
临终最怕回头看,说实在话,人生不堪回首,临终你只要回头一看,你就走不了。所以这癌症病患,你要开示很简单,就是叫他把目标放到来生就对了。你不要说,唉呀,不行啦,我今生还有很多事要做,那就完了。因为你讲这句话,表示你的生命充满了业力。所以到底你是一个生死业障凡夫,还是一个依止愿力的菩萨,就在一念之间而已,这个是作为因地发心很重要。
我们都先不谈修行,至少建立一个正确的概念,到底你觉得内心的愿力比较重要,还是外在的世界比较重要?因为你这个选择一错,就完了!你的因地是虚妄的。《楞严经》说了,你用沙煮不出饭。你用攀缘心为根本来念佛,所有的佛号都是夹杂了充满了生死的业力,不是阿弥陀佛没办法救你,是你根本不想上来,是你没有准备好,阿弥陀佛早就准备好了。所以这个顺从本愿就是说,虽然我们做不到,起码我们的频率,我们的磁场跟诸佛是在同一条道上,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净土宗没有说要你赶上佛陀,它要你顺从,起码你活在愿力,而不是活在业力,这是基本功。
其实人生你花很多时间去攀缘,到最后临终时你会很后悔,因为你得到的东西全部消失掉,白忙一场。你现在不收心,你临终一定后悔,因为你的心放得这么广,临终的时候那个龙卷风,生死业风在破坏的时候你会很痛苦,你花那么多时间去经营的东西,在临终消失的时候,你会受不了,所以你早一点收心,你临终也不容易痛苦。因为你迟早得收,不要等临命终再来收,你也收不回来。
在我们刚开始的地方,第一个因地发心,《楞严经》讲到成就善根就是你现在只有两种选择:你要把精神放在追求外因缘——生命的结果,还是把精神放在内因缘,成就你心中的心地法门、愿力,你只有两种选择。这个选择会影响你最后的结果:一个是生死业障凡夫,叫做业障深重;一个是依止愿力的菩萨,叫做功德庄严。这第一个根本,我们叫真正发心,所以第一个你选错了,后面就完了。
那么你后面发心一正以后,你还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会影响思想。当然有些行为不会影响思想,就是说你好不容易选择正确了,我要以愿力来引导业力了,但是有些行为,你不能让它辗转相续。在《楞严经》当中很强调“相续”,你心中已经发了菩提心,发了往生的愿力,即便你偶尔造造杀盗婬妄,你马上忏悔,这个业不障碍你往生,你断了相续心,你发愿真的不再造作。佛教任何的业障都可以忏悔,但是关键是你是不是断相续心,你是不是真的没有再造作了。
我们带业往生,最怕的业就是你不断在造作,你现在还在造作,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种行为是很严重的。我们允许你人生有偶一的过失,我们允许的,只要你忏悔,下定决心永不再造作,把这个门关掉,这个业力它得不到你一种相续的支持,它就会枯萎沉淀,这个到了净土再来处理都没关系。但是你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这个业力,这个业你就带不走了,因为它的势力太强大。
所以除了因地发心以外,你要注意那种辗转相续的行为,要反省一下:第一个,你有哪些行为是你特别喜欢做,而且又给自己一个非常正当的理由;第二个,你经常做,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见是功德,深生好乐,这个行为你要注意。这个业你带不走,这个临终一定会来干扰你。这种业你经常造作,而且每做一次都是非常欢喜的,这个业你是不能带的,没办法带,因为你把它养得又肥又壮,你并没有成功地让这个业沉淀下来。
所以我们在因地发心正确以后,还要注意那种相续性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不能造杀盗婬妄的原因。不是说你偶尔造造杀盗婬妄,就会障碍你往生,不是。但是如果你没有惭愧心,一而再再而三地造作下去,你的生命就算你一开始发心是正的,你也会得到一种行为上的误导。如果你是用贪爱心的行为数数现行,你最后的误导落入魔道;如果你用瞋恚心,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你最后的结果变成神道;如果你用投机取巧的心,你的结果是邪道。
所以除了一种思想正确以外,你要注意那种经常性的数数现行的行为,你不能让一种错误的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你身口意出现,不可以!所以带业往生只允许你过去的过失,不允许你未来的过失,不允许!因为这件事情你还想期待,还想去做,这种业不能期待;因为你对这个业还有所期待,还有所攀缘,这个业不能带。但是这个业已经形成,已经过去了,可以带,因为它已经沉淀了。所以带业往生只带过去的过失,不能带你有所期待的未来的过失,不可以!
因此我们在修行当中的基础,两大基础:第一个,看你是活在愿力还是活在业力,这第一个;第二个,你要注意行为当中,有没有那种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的业力,而这个业力都是不好的。如果是好的,那没关系,布施、持戒这种数数现行都没关系,但是有关杀盗婬妄的,都不可以,这种业是不能带的。
好,我们看第四段的大妄语戒。
首先我们看第一段。先看犯戒过失的第一段杂染成魔。
杂染成魔: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婬,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六道众生,虽然这个人已经不简单了,他已经远离前面的杀盗婬三种相续的过失,但是他起大妄语(大妄语后面会解释,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这样子的后果,也会破坏他原来的善根,成爱见,因为他产生了我见顚倒,因为他膨胀了自我意识,而且失去了原来的菩萨种性,已经变成魔种性,爱见魔的种性。
这个是先做一个总说。那第二个,什么叫大妄语呢?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一种严重的后果,连种性的根本都失掉呢?看第二段,妄语相貌。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这个人他已经透过了佛法的戒定慧,已经成功地降伏了杀盗婬,但是他这种自我意识膨胀的结果——“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这个“得”指的是成就菩提智慧了,当然这个智慧是无漏的空性智慧。“证”呢?指的是涅槃寂静。一个是菩提,一个是涅槃。他怎么说呢?他说他已经成就这种殊胜的出世间功德。比方说他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辟支佛果,辟支佛比阿罗汉智慧更高了,或者大乘的十地、地前诸位菩萨。他为什么这样讲呢?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求得别人的礼忏,得到别人的恭敬、供养。
好,再来我们看他的后果。看第三段,损德堕落。
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这个是断除大乘善根的,因为你把这个善根种性给断了,就像一个人用刀去把这个树给砍断了,这个树就不能生长了,永断善根,没有大乘知见,未来沉三苦海,不成出世间的三昧。这个是说这个人他把自我意识膨胀了,他没有这个水平,他说他有这个水平,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膨胀。因为自我就是一切无明的烦恼根本,所以他这个自我意识提升了以后,就把他原来的善根给破坏了。
诸位!如果你还记得我们前两天讲到,你发了愿以后,这个誓愿跟智慧也有关系,跟空正见也有关系。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发起菩提愿,不能站在自我意识的角度来发起菩提愿。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的自我意识,如果你什么资粮都没有,那也就问题不大,你只要注意攀缘心就好。但是如果你的攀缘心慢慢收慢慢收,收到一个程度,你的愿力开始生起的时候,我们也相信你发了一个很好的愿,你开始以愿力引导业力了,你已经远离比较粗重的婬欲心、瞋恚心、偷盗的心,这个人有资粮力了。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福德力、资粮力越高的时候,它取而代之的自我意识也膨胀了,因为他是有资粮力的人了。如果这个人因地没有修空正见,没有把自我意识那个相状空掉,没有回归到现前一念心性,那就完了!
后果就是这样:追求别人的恭敬,追求别人的赞叹。所以你在发菩提心的时候,为什么旁边有一个空正见?就是把这个自我的概念给消掉,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发愿,而不是站在自我意识的角度来发愿。当然你刚开始发的愿,发错了,你可能都不知道,但是因地不真,最后的结果就慢慢浮现了,等到你有资粮力的时候,当然这个问题就严重了,破坏善根了。
好,我们看下一段。这下一段有顺逆示现。先看第一小段就是随缘度化。
随缘度化: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好,佛陀说,一个真实的菩萨,他发了菩提愿以后,他做什么事呢?佛陀在灭度以后,会教很多菩萨、阿罗汉,说你们这些人在我走了以后,在下一尊佛出世之前,你们要负责来到人世间,把这个法相续地传下去。这些菩萨在一尊佛跟两尊佛的空档当中是怎么来呢?他当然不能现佛身,那怎么办呢?“作种种形,度诸轮转。”他现各种的形状,除了佛陀相状以外来度化众生。
比方说什么形状呢?我们往下看:“或作沙门”。如果这个地方的人对三宝有信心,他看到出家众都起欢喜心,那你这个菩萨的示现就现出清净的沙门形相,来接受众生的恭敬;如果说这些人不喜欢亲近三宝,你就现出白衣居士的相状也可以;有些人他对国王特别的崇拜,你就现国王相或者宰官,政府的官员;或者少男少女,乃至婬女、寡妇,奸偷屠贩。
这个地方为什么菩萨示现有时候现出这种卑贱的果报呢?因为这些人他看到你那么清净,那么高贵,他不敢靠近你,所以菩萨要让众生感到同事,就是说你要能够跟他同样的档次,他才愿意亲近你。亲近你的目的干什么呢?“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即便他是一个真实的菩萨来到人世间,菩萨示现各种相状,因为菩萨一定是恒顺众生。你不能说,众生恒顺菩萨,不可能!住在楼上的人要摄受楼下的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楼上的人走下来。你说你有本事上来,他就上不去嘛,所以菩萨是恒顺众生,没有说众生恒顺菩萨,不可能!所以菩萨来到人世间,现各种形状来赞叹佛法,你喜欢什么形状,他就现什么形状。
但是关键在下一段,下面有两段,我们一次把它念完。
秘言无泄。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临终阴付: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不管他现什么形状,有一个轨则要遵守,只要是真实的菩萨,他绝对不能现出他的本地风光,说我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再来,我是某一个阿罗汉再来。为什么?你泄漏佛陀秘密的教诲,而很轻慢地告诉这些初学者。只有一种情况例外,你可以现出你的底牌——在临命终的时候——“阴有遗付”,因为有的菩萨他现出来不是善知识的形状,他可能是逆向操作。
比方说济颠和尚,他现出喝酒吃肉的形状,这样子他讲的法是正确的,但是人家会怀疑,说你的行为都不检点,你讲的话对吗?所以他为了让大家取信,他的话是对的,他必须有所交代,取信于后人。他临终之前只好现出自己的底牌,乃至于显现神通,甚至于用证入三昧火,把自己身体烧掉,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叫做“阴有遗付”,他有做最后的交代。他如果不露这么一手真实的本地风光,人家对他今生所说的话产生质疑,因为他现出的不是清净相,这种情况例外。只要一个人说他是菩萨示现,他讲完以后没有马上往生,这个有问题!你讲完也没走,那这个就是大妄语,从这个地方看得出来。
这个大妄语问题出在哪里?古德解释说,你扰乱众生得度的因缘。其实每一个人得度,各有各的因缘。有些人他可能跟忏公师父得度,有些人跟海公师父得度,这个没有对错,没有好坏。你看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生生世世跟释迦牟尼佛学佛法,他跟他契机,契机就好。那么你说你是阿弥陀佛再来,本来他是海公的弟子,他是忏公师父的弟子,结果你是阿弥陀佛再来,你想想看他会怎么做?他一定去亲近你,对不对?你是阿弥陀佛再来,谁敢不亲近你啊?坐飞机都过来了,是不是?但他本来是跟某一个善知识有缘,结果他亲近你,你又不是真的阿弥陀佛再来,你耽误他的因缘。他本来跟某一个人学得好好的,所以你一旦泄漏底牌,就造成一种不公平的竞争,不是竞争啦,就是不公平的立场。
所以为什么即便你是圣人,佛陀都不能现底牌。因为众生都是分别好坏:你师父是二地,我师父只有初地,你师父二地,我干脆去亲近你师父好了。但是,问题是你跟他没缘啊。所以佛陀要求所有的菩萨示现,都要把自己的本地风光盖起来,让因缘的力量去主导,不要让众生产生分别。因为你亲近他,对你没有好处,你跟他没缘,不是他修得好不好,你跟他没缘,所以你一旦泄漏底牌,整个众生得度的因缘全部被你打乱,你看这个是多糟糕的事情!
本来是各有因缘,结果每一个因缘都往你身上跑,打乱了整个佛教的得度因缘,扰乱了正常的轨则次序,所以这个地方用人为因素去扰乱因缘,这个过失极重!他本来今生可以成就的,结果你这么一弄,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那就惑乱众生。这个问题在这四个字“惑乱众生”,对别人来说是惑乱众生,对自己来说,你自我膨胀,断除你的大乘善根,自他两损。
好,我们看佛陀的教诲。
诸佛教诲: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好,断除这种说自己是果证,这个是佛陀的一种清净的教诲,是不可以的。佛法只论过程,不论结果,你只要因缘正确了,它自然会有结果,所以佛法很避讳谈个人的果证。只要你走上正确的因缘就可以了,只问因地,不问结果。
好,我们看佛陀对这个大妄语的一些开示。这个地方有三段。不断无成。我们把它三段都念一遍,三小段。
不断无成。
刻粪之喻: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妄号之喻: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
噬脐之喻: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好,这以下佛陀讲出三种譬喻,来呵责这种膨胀自我的人。说你这个大妄语就像用这个干粪,这个本质是干粪,你本质是个凡夫,结果你把它捏造成圣人的形状,就是干粪捏造成檀香的形状,但事实上是没有香气的。你说你是圣人,其实你还是个凡夫,这个圣人是不能捏造的。所以比丘应该直心,你是什么阶位就是什么阶位,不能有任何的虚假,尤其是神通过人之法,绝对是不能捏造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你这个世间人自称自己是帝王,都得诛灭九族啊,何况是法王呢?你说你是法王,你扰乱了凡圣的次序,扰乱了众生得度的因缘,这个过失你承担不起。这不是诛灭九族而已,众生本来都应该很多很多要成就的,被你一扰乱,他今生就空过了。
第三个,你自己因地不真。你用这种攀缘心来膨胀自我,你自己的结果也不好,“求佛菩提,如噬脐人”,就像你一个人,你用牙齿去咬肚子一样,不可能成就,你的因地是虚妄的,是攀缘的,得不到真实的功德。
好,我们看能断必成。佛陀告诉我们一定要直心,它的后果会是功德的。我们往下看。
能断必成: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一个人必须直心,你要很真实地面对自己,你是什么样的定位,就是什么定位。这样子你才有办法去成就三昧,远离这种过失。“我印是人,成就无上菩提。”因为你的因地真实,果报才会真实。
好,我们看总结,判决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前面的说法是佛陀的正知正见,违背这个说法的是魔王的邪知邪见。
所以这个远离四种过失,其实这四种过失——杀盗婬妄,诸位!我们会发觉跟一般的五戒十善的说法可能会不太一样,尤其是这个“偷”,这个“盗戒”,这块不太一样,因为它完全是站在一个修行人容易出的差错这个角度来安立的。
好,我们看乙三,最后的功德。
假设我们能够成就三种善根,远离四种过失,成功地用愿力取代业力,那么我们将会在今生跟来生成就五种功德,我们把它念一遍。
乙三、成就佛种。
一者十方佛,悯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
你能够成功地把向外攀缘的心,安住在向内的愿力,第一个,“一者十方佛,悯念常守护。”因为你的心已经顺从十方诸佛,所以你很容易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因为你已经走在诸佛的跑道当中。
诸位!我们要知道,佛陀加持不加持我们,关键在我们自己本身准备好了没有,作为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但是因为每一个众生的准备不同,所以得到佛陀不同的加持。因此我们准备得越好,我们就会得到佛陀更圆满的加持,得到十方诸佛的悯念常守护。
二者临终的时候,你的心是欢喜的。你如果没有成功地把心从外因缘收回来,你临终的时候一定很痛苦,就像生龟脱壳,因为你的心这个触角伸得太广了,当死亡要破坏你今生因缘的时候,你会受不了。
所以一个活在愿力的人,他的来生他的生命是规划在未来,所以他临终的时候是非常欢喜的。因为他的目标即将实践,这个是约着现世的功德。后面是讲到来生的功德。
“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即便他没有往生净土,也因为他一种生命的愿力——他跟诸佛菩萨同一个愿力,他生命已经不是用业力来引导,用愿力,所以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他能够得到跟十方诸佛菩萨生长在同一个地方,得到善知识的摄受。
第四个,“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他的那个菩萨的戒体,菩萨种性,快速成就。戒度,这个戒体是什么意思?菩萨种性有两种意思:第一个“虽作恶业,速疾能悔”;二者“若堕恶趣,终不久留”。就是一个发了很强愿力的人——“虽作恶业,速疾能悔”,他有过失,他马上能够警觉出来。如果你这个人出现了过失,你都没有发觉,直到恶贯满盈以后你才知道,表示你这个人攀缘心真的很重,你已经失去自我反省能力了。
所以一个发菩提愿的人,他有过失,他马上会发觉不对,马上断相续心,虽作恶业,速疾能悔。这是菩萨种性的第一种情况,他的身口意的罪业不会造太久;第二个,这个人即便一时的糊涂,堕三恶道,他在三恶道的时间也不会待太久,马上弹出来。你看有些人他堕落到畜生道做一只狗,他一旦下去以后,这个狗要做很久才会出来,因为他的攀缘心重,所以他一旦得到这个果报以后,他很难超越这个果报。所以菩萨种性,他在因地上,他的过失很快发觉;在果地上的这种果报,他很快会超越。
最后,“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他的功德会快速成就。所以我们做好了一种心态的准备,对我们净土宗就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我们可以这样讲,从一种愿力来取代业力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念佛分成三个层次:
初学者他刚开始接触净土法门,他可能是用信仰式来念佛,完全是信仰。他会有两个信仰:第一个,他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无所不在,佛陀的功德真实存在,佛陀没有灭度,他相信。他就会相信宇宙间真的有一个强大的能量,是随时在观照我们,那就是佛陀,佛陀没有离开我们,他会深深地相信佛陀与我们同在,这第一个。
第二个,他相信佛陀一定有足够的能力救拔。他相信两件事,所以他提起佛号的时候,是百分之百的信心。这个人不错,作为初学者不错了。但是这个人还是活在善念,他心中没有根,他还是活在业力,所以这个人念佛的时候很虔诚,打佛七的时候很虔诚,打完从佛七出去,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该攀缘还攀缘,他的生命没有根本上的改变,这种人可不可以往生,难讲!
不过如果你有两种条件,有可能往生,你就是活在信仰,第一个你先天的攀缘心就比一般人轻薄。如果你本来就没有太多攀缘心,所以你不要吃什么太多药,你本来就烦恼轻薄,情执就比较淡,你过去生修得好,而且善根深厚,那么这种人烦恼轻薄,善根深厚,靠信仰就够了,因为他前生的基础都打好了。
当然你不要老是假设你是第一种人,这种人在末法时代是不正常的,因为末法时代,依正常情况是烦恼炽盛,才会生长在末法,所以第一种人完全靠信仰就上去,这个不正常。比方说五逆十恶往生的人,这种人特别多啊,临终十念往生的这种人特别多啊。诸位!我告诉你,佛法的修学,每一个人都是个案,他可以,不表示你可以。因为你跟他的因缘,他过去生怎么过,跟你过去生是不一样。你不要以为五逆十恶往生,你就可以往生,他的善根深厚,他烦恼轻薄,他在临终只有几句话,他就产生这么大的扭转,所以信仰式的念佛就可以往生,他过去生的基础打得非常好,他今生不用做太多的补强。善根人,信仰式往生,烦恼轻薄,善根深厚,他没有这种病,他也就不要吃太多药。
第二种人,观照式的念佛。空性的观照,这点很重要!把他的攀缘心收一收。一个人要收攀缘心只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达生命的缘起。你首先要知道生命是怎么来的,你是怎么来的,你从什么地方来,然后你将往哪里而去,你不要老是活在现前的过程,你找找生命的源头,你就知道生命是怎么回事。我们的生命是从空性而来,我们也将往空性而去,所以人生是没头没尾。
所以你不可能从这个地方得到什么东西,不可能!所以你慢慢地从空性当中你就知道你去攀缘东西,其实是白费功夫,而且白费功夫还没关系,临终的时候你的心收不回来,你临终很痛苦,因为你都把它当真。你浪费时间还没关系,关键是你的观念当真,等到你的业力的火要把你今生全部烧掉的时候,你心中的痛啊,不得了!你受不了!起颠倒!其实这个人生的真相,本来就是这样。你这个梦要醒的时候,你不可能从那个梦里面带出任何东西,不可能!
所以空观的智慧,让我们觉得原来人生只是个过程,你要做的是经营你的内心的世界,这个是你可以把握的。你内心的世界不会因为死亡而破坏,你的善根,你的资粮会超越死亡,让你来生继续受用。所以你最好早一点知道,你的生命的有些东西是你带得走的,有些东西你是必须要留下来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带不走,你最好早点知道。而带得走的东西,你最好多准备一点;带不走的,你要慢慢地学习放下,因为你迟早要失去它。
因此观照式的念佛,他会从观照当中,把心做一些正确的调整,从攀缘外境而转成向内安住自己往生的愿力、自己菩提的愿力,以愿力来带动业力,这个是第二种人,不错了!这种人往生有把握了!
第三种人是最高了,誓愿式的念佛。为了成佛而念佛,为一切众生而念佛。他每一句的佛号都是无量光无量寿,他的愿发得广。他不但是一种空性的智慧,他还有菩提的愿力,他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这是三种念佛人。所以我们在念佛之前,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心态。你心态调整好了,其实念佛不难;你心态调整不好,你佛号永远不可能念好。你念得乱七八糟的,你那个佛号念得全部是生死业力,所以你基础没有打好,后面的念佛篇、往生篇就谈不上,就充满变数了,是这个意思。
好,那我们这一堂基础课,基础篇就谈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阿弥陀佛!你们鼓掌的人,表示说你们心态都准备好了。我们明年再开始讲,三月份来讲第二个观照篇。它跟我们基础篇是互相有关系的,透过观照,来加强我们的基础。
好,今天先上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