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夏摄政王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五十二章 酒宴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大夏摄政王!

整顿吏治,绝非杀人就行的。

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规矩,杀了一匹贪官,就还有下一批,这种事是禁制不住的。

箫尘虽恨贪官,觉得天下贪官都该死,却也知道贪官杀不绝的道理。

有震慑就足够了。

至于政策和规矩,他心中早已有了雏形,只是现在还没有能用的上的人向下推行,再急也要先等等。

箫尘的题目出完,箫承嗣以圣旨的方式送去了四个户部侍郎的府邸,命令他们一日作答,上疏条陈。

四人自是惶恐之至,丝毫不敢怠慢,都将自己关在书房,冥思苦想。

此事交代下去之后,箫尘又和箫承嗣讨论了眼下的情况。

李贼之事,自要尽快解决,这次要杀掉的官员也不少。

不过这回,却不能像之前那样,被打个措手不及了。

所有即将问罪的官员名单都摆在眼前,叔侄二人仔细分析。

这些人杀掉之后,自要有其他人补上,政务是不能耽误的。

京师的官死的差不多了,国子监待职的学子也基本都用了,这次,就要从地方上提人。

箫尘翻了吏部的履历,确定了一些不太重要的人选,现如今还有些重要的位置,游移不定。

其中,当属吏部户部之外的尚书、凤鸣府尹、大理寺卿及督察员掌事最为重要。

剩下各巡抚司衙门的掌事,箫尘都交由箫承嗣定夺,就算他们上来之后活干的不好,也能随时拿掉。

就此事,箫尘自己拿不定主意,故此决定找人商讨。

现如今,朝中还值得完全信任的官员唯有两个。

欧阳靖和,付友忠。

付友忠辞官,箫承嗣准了,现在却还未离开京师,正在家中荣养。

箫尘并未登门,而是返回王府,命人邀请欧阳靖和与付友忠入府赴宴。

傍晚,天气还有几分燥热,箫尘,欧阳靖和与付友忠三人坐在后院花园中,一边饮酒,一边赏花。

卸下了身上的重担,付友忠的心情明显好了不少,也不似之前那般拘谨,能和箫尘有说有笑了。

欧阳靖和还是老样子,他身上的伤还未全好,却已担起了吏部,身上的威严更胜从前。

此时箫尘举杯,对两位老臣轻声道。

“老军侯,付大人,孤敬二位一杯。”

“不敢。”

付友忠微微起身,欧阳靖和脸上却带了笑意,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随即轻声道:“殿下,今日找我们两个老家伙来,应不光是喝酒的吧。”

“您有话便直说,说完之后,我们也好安心喝酒。”

听到这话,箫尘笑了笑,放下酒杯,看向付友忠问道。

“付大人,你卸任户部尚书,麾下的四个侍郎,可有能继任者?”

付大人想了一下,笑道:“那四人都算凌厉,办事牢靠,不过要说继任,老臣看谁都不行。”

“何以见得?”

箫尘有些意外,正常情况下,卸任的老臣基本都有推荐,可付友忠上书只说请辞,却从未推荐任何一人。

“依老臣看,自是谁都不如老臣的。”

付友忠哈哈一笑,又倒了一杯酒,喝掉之后又道:“殿下莫怪,老臣有些自负了。”

“付大人所言非虚,满朝文武,能出付大人其右者,凤毛麟角,看不上他们也正正常。”

箫尘看付友忠的样子,已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了。

这是不给自己留任何后患,之后朝堂的事,他不想再多嘴。

可今天箫尘叫他来,就是要问他人事任命的事,不开口怎么行。

故此箫尘话锋一转,直接道:“陛下今日召孤入宫,商讨了李贼之事。”

“二位应也听到风声了,现在朝中诸臣,多人与李贼有关,中饱私囊,食国而肥之事,屡见不鲜。”

“孤建议陛下,凡有贪墨之事的官员,全杀。”

箫尘的语气很轻,可说完这句话,欧阳靖和与付友忠却都是一怔,面色微变。

轻飘飘的一句话,多少贪官的头颅就掉了,京师凤鸣才安静了一个多月,又要腥风血雨了。

“这些人被诛之后,需要有大量官员补充,许多人选孤都和陛下商议定了,只是国朝重臣之位还没有人选。”

说着,箫尘看向欧阳靖和,问道:“老军侯,您可有推荐?”

“老臣哪有。”

欧阳靖和笑着打了个哈哈,道:“老臣一介武夫,做这吏部天官都是殿下你赶鸭子上架,还想求陛下找人顶替,让老臣颐养天年呢。”

箫尘闻言笑了笑,又看向付友忠,虽没说话,但眼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付友忠再不开口,那就是不给箫尘面子了。

故此,他轻叹口气,道:“殿下,户部尚书人选,常静德可担任。”

“若他不行,王怀池亦可。”

说着,看向箫尘,又道:“这两人都是进士第一榜出身,学识是足够的,仕途走的也还算顺。”

“至于人品如何,殿下可看最近吏部的考核,上面应都有写。”

“付大人推荐的人选,孤会留心的。”

箫尘笑道:“工部、兵部、礼部、刑部的尚书,您可有推荐?”

付友忠闻言,轻叹口气,道:“殿下,这就有点为难老臣了。”

“京师官员大多与李贼有染,您与陛下有心整顿吏治,就不会再用京师旧臣,自要在地方上选拔。”

“这些地方臣子,老臣知道的不多,之前不过是一些职位上的公文来往,很少见过面。”

“现在老臣向您推荐,恐有结党之嫌啊。”

付友忠这话说的很是诚恳,箫尘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他之所以会请辞,一是因为的确年龄大了,老眼昏花,但这并非主要原因。

李贼倒了之后,付友忠隐隐成为国朝最受信任的老臣,又有帝师之实,新提拔上来的这些官员已然开始向他靠拢。

假以时日,恐怕又是另外一个李党,到时若真有什么事,他付友忠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的。

他请辞,也是要避开这祸端,免得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既如此,孤就不问了。”

箫尘如是笑道:“付大人,喝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