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关灯
护眼

第136章 您可千万别后悔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岩子,你这看的是菜谱吧?”

田增翔从方言的身边经过,注意力立马被他手中的《大众食谱》所吸引。

方言点了下头,“你这是什么表情?”

“你堂堂一个专业作家,不看文学,怎么看上菜谱了?”田增翔扫了眼他桌上的各种散文理论和美学的书。

“我就随便看看。”

方言笑了笑,这是向汪曾其借他的散文作品时,特意给自己的创作建议。

“我还以为你要学做菜呢。”

田增翔挑了挑眉。

闲聊了几句,方言看了眼手表。

“我出去采采风,下午就不过来了。”

然后离开编辑部,直奔约定好的地点。

就离房管所的不远处,在掮客和韩跃民的见证下,方言拿出了一包钱。

王大爷打开报纸,抓了一把里面的大团结,举在眼前细细地看,又细细地数了下。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忧伤,脸色变换着。

“大爷?”

方言出声提醒,“怎么样,数目对吗?”

王大爷回过神来,眼神复杂,“对,对,数目没错,没错……”

“那咱们就赶紧过契交钥匙吧。”

掮客催促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拿到丰厚的中介费,却见王大爷脸色纠结,显然对老宅子留有感情,依依不舍。

“大爷,都到这里了。”

韩跃民问道:“您该不会不想卖了吧?”

“谁说我不卖了,我当然要卖!”

王大爷看着一包的大团结从眼前飘走。

“您还是再好好想想。”

方言拿着钱,故意在老人面前晃了晃:“别到时候后悔了,翻起后账来……”

“我怎么可能后悔呢!”

王大爷没好气说就算自己真的想反悔,那个时候恐怕已经在国外,想反悔也鞭长莫及。

“您出了国,不打算回来了?”

“也许清明重阳的时候回来一趟。”

“既然这样,那咱们赶紧上房管所吧。”

方言不以为然。

这时候人们出国的热情是空前的,哪怕是有半点海外关系的,都在想方设法地出去。

“成,就这么着了吧!”

“我们去过契,然后把钥匙交给你!”

王大爷把心一横,走向东城的房管所。

买卖一整套四合院的交易非常少见,而且买主还是个人,按照流程,本来需要严格的审查核实一番,但当方言给干事亮出了“专业作家”的身份证明,审批手续立刻加快了许多。

“谢谢,辛苦了。”

方言接过来仔细看过,确认无误,然后把自己的签名递了过去。

干事笑了笑,“您客气了,方老师。”

借着握手的机会,韩跃民偷偷朝干事塞了包红塔山,透露这是方言和他的一点心意。

双方会心一笑,接着指引方言到财务,按面积交了房产权税费,拿到了正式房契。

“怪不得你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合着你是大作家啊!”王大爷不禁感慨道。

“大作家这个称号可不敢当。”

方言摆了摆手。

“早知道是这样,这价儿……”

“交易现在已经达成,您老可不能反悔。”

“不反悔,不反悔,我都是要到国外的人,我上哪儿反悔去啊!”

“您说得对,那么,我祝您在国外生活愉快,事事如意。”方言抱拳笑道。

目送着王大爷交完钥匙离开,韩跃民把头一转,就见方言边给掮客中介费,边交代道:

“要求还是那個要求,一整套的,手续齐全,房屋完好,价格面议,找到了知会我声。”

“得嘞,您瞧好吧!”

掮客看了眼中介费,满口答应下来。

“岩子,你还要买?”

韩跃民张了张嘴。

“对啊,我让他帮忙问问隔壁能不能买?”

方言不是突发奇想,他早就想好了,目前这间主要当仓库,那么多小棚小屋正合适。

在韩跃民有自己的办公地之前,如果需要有手工、加工的环节,还可以弄个小作坊。

当然,今后肯定要住人,只不过最好是左右两边,或者把整个后鼓楼苑胡同全买下来。

然后把墙打通,就像可园一样,自己也建个“方园”,花草为友,猫狗为伴,金屋藏……

…………

取了钥匙,方言和韩跃民回到宅子,兜兜转转了好几圈,讨论出一个初步的规划。

当然,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打扫干净几间屋子,给接下来文化衫要用的布料当库房。

以及,自己要囤的古董、字画、家具……

“伱看那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

“待俺赶上前去,杀它个干干净净。”

方言走得是虎虎生风,手上提着刚从西四鱼店买回来了带鱼,透过余光,穿过敞开的门扉,能看到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院子里,几乎都挂着一串串腊肉和咸鱼。

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不管是天南,还是海北,在年夜饭桌上总能占据一盘之地的菜,肯定非腊味莫属,一直以来,都有“无腊不成冬,无腊不成年”的说法。

如果要细数全国各地的腊味,一个“腊味宇宙”恐怕都承载不下。

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能化作醇香的腊味,用“万物皆可腊”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腊肠、腊肉、腊排骨、腊鱼、腊鸭、腊鸡,等等。

有人喜欢广式的甜,有人就爱好川腊的辣,有人钟情湘南的烟熏味,也有的人偏爱江浙的鲜……

燕京,也有燕京的吃法,叫“清酱肉”。

可惜方言只会吃,不会做。

一想起那个滋味,嘴角就流哈喇子。

“又买东西回来,今天是不是又遇到什么喜事要庆祝?”方红从厨房里走出来,手上端着一锅玉米面糊糊。

“嘿嘿,还是姐了解我。”

方言压低声音,如实相告。

方红双手不由地一抖,“啊!你、你……”

“姐,小心别掉了。”方言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您还是先把这锅端屋里去吧。”

“回来再好好审审你!”

方红脚步匆匆地跑了进去,又飞快地跑了出来,拉着方言钻入小厨房。

姐弟二人嘀嘀咕咕,方言把能说的都说了,接着从包里取出房契和钥匙。

“一万两千五!”

“我的老天,一万两千五啊!”

方红把房契看了又看,手上很是小心。

方言道:“姐,300平二进的四合院,这价儿不算贵了。”

“不贵,不贵,是不贵,我们厂上次买的宅子,花了1万2呢,面积还没你这个大。”

方红好奇道:“不过岩子,你买房干嘛?”

“姐您也知道,上咱们家的编辑是越来越多了,我得寻个清净的地儿搞创作。”

方言直接道出用意,主要拿来当库房,后院挑出几间来当书房和临时的住房。

“那就好,我还以为你要分家过日子呢。”

方红内心松了口气。

“怎么可能是分家呢。”

方言抿了抿嘴,“等以后我把那边捯饬翻建一遍,挑个好日子,我带你们去看看。”

“别过些天了,这周周日,我领咱妈去看看。”方红眼里透着丝期待。

方言说:“那妈那边……”

“放心吧,我去替你跟妈说。”方红白了眼,然后让他去把买来的带鱼给腌制了。

五天后,腌制得红彤彤的腊肉腊鱼,新鲜的挂出来,太阳底下,色泽红润,富有弹性。

只看一眼,那大吃大喝过大年的欲望,就能在心中蠢蠢欲动起来。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方言的书桌上。

就见方格纸上,密密麻麻,油墨已干。

散文上,清清楚楚地写着:

“百家腊味百家晒,晒出腊味百家味。”

“………”

“远在异乡的日子里,一日三餐有了腊味相伴。”

“故乡的风、光、云、雨,似乎就萦绕在身旁,从未消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