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猛卒

关灯
护眼

第八百一十九章 盗贼事件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三看书 83ks.net,最快更新猛卒!

温佶摇摇头,“我儿子从不和我谈朝中之事,他是记室参军,掌握很多机密,他必须守口如瓶,我能理解他的难处,所以也向来不为难他,不过裴兄说的这件事,我倒知道一二,据说晋王是要从河东世家官员中挑选继任者,也是为了寻求平衡。”

裴谞顿时有了兴趣,又笑问道:“可是伯约告诉你的?”

伯约就是王氏家主王紘,王家五兄弟,大哥王维名满天下,老二王缙也官至宰相,老三王繟曾官至荆州刺史,去年病逝了,老四王紘在泾源兵变前出任正三品太子宾客,老五王紞原本出任太原府尹,现在改任晋州长史,略有点贬职,这和太原去年九月一连出现了七起连环大盗案有关,商户损失惨重,至今没有抓到盗贼。

作为太原府尹,王紞承担直接责任,贬为晋州长史。

以王家在河东的地位,在整个唐朝的地位,王紘入长安为相呼声最高。

当然闻喜裴家一点也不比王家弱,裴炎、裴宽、裴冕、裴遵庆,这些都是大唐宰相,只是这几年有点式微,所以裴谞一心想借这次入相的机会重振裴家声势。

这些关系温佶很清楚,他知道裴王两家一直处于竞争状态,而温家和裴王两家的关系都很好,这两人都想通过自己打探对方的底细。

着实让温佶感到为难,他沉默片刻道:“我觉得你们与其在这里瞎猜,不如静观其变,这几天就会有消息传来了。”

裴谞脸色一变,王紘果然也在打听自己的情况,

........

潘辽的府宅位于靖安坊,是一座占地二十亩的官宅,在晋王府中属于第一档,七位参事的府宅都差不多,虽然薛长寿辞去参事之职,但只要知政事的头衔不取消,官阶不降,那他的待遇就不会降低。

有些事情也是有趣,潘辽在河西有两个家,凉州是正式家庭,结妻子给他生三男两女五个孩子,后来他到张掖为官,妻子没有跟来,他又有了一个外室,两人生活了十年,外室给他生了两个孩子。

原本妻子和外室是死对头,从不见面,都誓言如果见到对方就要动刀子。

可随着郭宋的事业越来越大,在迁都太原时,潘辽的妻子和外室竟然主动和好了,甚至潘辽都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见的面,什么时候和好的,只知道她们是坐同一辆马车来到太原新宅,七个孩子也混得很熟,根本看不出他们不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

长安的二十亩宅子住一个大家庭是足够了,潘辽的老母亲还在,已经七十余岁了,身体还很健朗。

大女儿是在太原出嫁的,嫁给了太原国子学博士卫楠的儿子,长子潘晓前年考中明经科,出任沁州沁源县主簿,他也在年初娶妻成家,妻子是河西行台宣抚使李略的女儿,这是从小定的亲。

潘辽出任甘州都督府长史时,李略是凉州都督府长史,两人曾经同在凉州姑藏县任职,一个任县令,一个任县丞,交情就是那时结下的。

潘辽是郭宋最得力的左膀右臂,现在的职务相当于右相,日理万机,着实很辛苦,他每天回到家天都快黑了,这两天潘辽负责主导科举方案的草拟,格外辛苦,回到家里都很晚了。

马车在府门前缓缓停下,潘辽从马车里出来,直接进了府,回到自己书房,他着实有些疲惫了,需要回到书房放松一下。

潘辽受郭宋的影响也喜欢玉,其实唐朝上下对玉都很狂热,每个男子腰间都佩玉,只不过郭宋喜欢籽玉,别人无所谓,很多玉还是中原出的岫玉。

潘辽是喜欢玉器,用玉雕成的各种器物,花瓶、茶盏、屏风之类,他回到家都会把玩一番玉器,再看一会儿书,然后休息睡觉。

潘辽来到自己内书房,房间里灯火通明,香炉已经点燃,在屋外就能嗅到淡淡檀香。

潘辽心中差异,这种檀香很名贵的,自己从来不用,书房里怎么会有这种香气?

走了房间,潘辽却愣住了,香炉竟然是放在他的桌案上,但不是他平时用的蟠龙青铜香炉,竟然是一座玉香炉,大约高一尺五寸,是用整块青玉雕成,上面的手柄是一只朱雀,雕得栩栩如生,上部镂空,可以看见里面的青铜胆,这座青玉朱雀炉至少重四五十斤,一看便是十分名贵的玉香炉。

这时,妻子张氏端一盏茶走了进来,潘辽连忙问道:“这香炉是怎么回事?”

“这是韦家派人送来的,说是错过了老爷的五十寿辰,特地补上寿礼!”

简直是胡闹,自己五十岁寿辰已经过去三个月了,怎么还能收寿礼,再说自己过寿辰时很低调,根本就没有通知外面,也没有办酒席,就是全家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唯一的寿礼就是晋王送给他一块羊脂籽玉,还有两位亲家送了点寿礼,其他一概不收礼,韦家莫名其妙给自己送礼做什么?

“为什么要收下这个东西?”潘辽不满地问道。

张氏一脸委屈道:“我是不肯要,但对方管家说,老爷知道的,我才收下来,早知道老爷不知,我根本不会收。”

“里面香是不是也是韦家送的?”

“香不是,香是上次晋王殿下送给老太太的,老太太舍不得用,让我拿给老爷,正好试试这座香炉。”

“赶紧把香倒掉,把炉子装箱给韦家送回去。”

“我知道了,我这就去找人搬。”

张氏刚要走,潘辽又叫住了她,“等一等!”

潘辽这时忽然明白了,一定是韦涣想谋参事位子,才想从自己这里打开缺口,请自己给晋王殿下美言几句。

这个韦涣怎么就不死心?上次杜佑就给他说过了,不可能任命他为相,他现在出任资政就很勉强了,以他能力,下去出任刺史还差不多。

潘辽知道韦涣为人心胸狭窄,这样送回去就是打他的耳光,这个仇怨就算结下了,必须要用一个稳妥的法子来处理这件事,最后彼此都不伤面子,他也不会被人耻笑。

潘辽负手来回踱步,用一个什么法子比较好呢?

..........

次日一早,新任京兆尹韦应物接到万年县令吴文政的报告,长史潘辽府中可能出现了盗贼,请韦应物务必亲自去看一看。

韦应物着实不解,出现小蟊贼这种事情还需要自己亲自去查看吗?

不过吴文政的语气中有点含糊,韦应物感觉到了什么,决定还是亲自上门去看一看。

韦应物只有五十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他之前出任苏州刺史,因为御史孙应荣索贿不成,便向朝廷弹劾韦应物沉溺酒色,荒弛政务,加上之前韦应物写诗讥讽阉党掌权,宋朝凤等人一直怀恨在心,有了御史弹劾,宋朝凤趁机罢免了韦应物。

韦应物回到长安不久,一直对他欣赏有加的郭宋便任命他为京兆尹,也算是对京兆韦氏的一个回应。

韦应物赶到了位于靖安坊的潘府,潘辽已经上朝去了,潘辽的次子潘昉接待韦应物。

“启禀韦使君,昨晚午夜,家丁现墙头有黑影,大喊之下,黑影仓惶逃走。”

“既然黑影已经逃走,府中可损失财物?”韦应物又问道。

“回禀使君,府中不仅没有损失财物,奇怪的是,黑影还丢下了一个大物件,我父亲怀疑蟊贼还偷了别家的财物,仓惶之下便遗落在我府上。”

旁边县令吴文政也道:“正因为案子有点蹊跷,所以县衙也没有立案,特地请使君过来看一看。”

韦应物更加糊涂了,便问道:“丢下物件在哪里?”

“在客堂,请随我来。”

潘昉带着韦应物来到客堂,只见客堂桌上摆放着一座青玉香炉,韦应物心中‘咯噔!’一下,这座香炉何等眼熟。

他上前仔细看了一下,认出来了,果然是家主的紫金青玉炉,在紫金胆和青玉的映照下,点燃的香烟袅袅升起时是紫色的,正好应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那句诗,一直是家主心爱之物,怎么会在潘府?

韦应物看了看潘昉平静的神情,又看了一眼吴县令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他心中顿时明白了,这是潘辽在想个办法把香炉还给韦家呢!

韦应物心中暗骂大哥做事鲁莽,平时没有什么交情,怎么能贸然送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别人,别人敢收吗?

“那你父亲是什么态度?”韦应物问潘昉道。

“我父亲的意思,希望韦使君尽快把香炉还给失主,失主一定很着急,最好韦使君现在就把它带走。”

韦应物无奈,只得对县令吴文政道:“你留下来继续调查蟊贼之事,我来寻找失主。”

他一挥手,“把它带走!”

一名强壮的衙役上前抱起香炉出去了,韦应物又对潘昉道:“请转告你父亲,应该没有什么事情,请他不用介怀,案子了结后,我再上门拜访。”

韦应物匆匆走了,吴文政笑眯眯问道:“潘公子,这个案子还需要继续查下去吗?”

潘昉也笑道:“我的父亲的意思,既然没有什么损失,也就不用立案了,浪费人力物力。”

“那好,我就告辞了,有什么需要,及时和县衙联系,我们一定会全力相助。”

吴文政也拱拱手,带着人走了,他心里也如明镜一样,恐怕那座香炉和韦家有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